大气圈的意思、大气圈的详细解释
大气圈的解释
围绕地球的气体层。其全部或部分往往也称为“大气”或“大气层”。由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三部分组成。从地面到高空,根据大气中温度的垂直分布特征,分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外层等;根据其电离特性,分中性层、电离层和磁层;根据大气成分,分均匀层和非均匀层;根据大气中的化学反应,分光化层、上物理层和下物理层。
词语分解
- 大的解释 大 à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 气圈的解释 ∶一种可膨胀的橡皮圈,用作垫子以消除骨骼隆突部受到的压力如预防褥疮 ∶围绕地球的空气的整体
网络扩展解释
大气圈(或称大气层)是环绕地球的一层气体包层,由多种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是地球生命存在的重要环境基础。以下为详细解释:
1. 组成结构
大气圈主要由78%的氮气(N₂)、21%的氧气(O₂)以及少量氩气(0.93%)、二氧化碳(0.04%)等气体构成,并包含水蒸气、气溶胶等成分。其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总质量约5.15×10¹⁸ kg。
2. 垂直分层
大气圈根据温度梯度分为五层:
- 对流层(0-12 km):集中约75%大气质量,天气现象发生层
- 平流层(12-50 km):含臭氧层(20-30 km处),吸收紫外线
- 中间层(50-85 km):温度随高度下降,流星燃烧层
- 热层(85-600 km):温度达千度,存在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 外层(600 km以上):逐渐过渡到星际空间
3. 功能作用
- 生命保护:臭氧层过滤紫外线,大气压力维持液态水存在
- 气候调节:通过温室效应维持地表平均温度约15℃
- 物质循环:参与水循环、碳循环等地球系统过程
- 屏障作用:摩擦消融陨石,阻挡宇宙辐射和高能粒子
4. 人类影响
工业革命后,二氧化碳浓度从280 ppm升至420 ppm,导致温室效应增强;氟利昂排放造成臭氧空洞,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实施后逐渐修复。
当前大气圈研究关注气候变化、空气污染治理及行星大气比较研究(如火星、金星大气演化),为地球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大气圈是指地球或其他行星上的气体层,它包围着地球,起到保护和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
拆分部首和笔画:
- 大:部首为大字底,共三画。
- 气:部首为气字底,共四画。
- 圈:部首为土字底,共囗丨三画。
来源:
大气圈这一词汇起源于汉语,是由汉字组合而成的。
繁体:
大氣圈(繁体字)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大气圈的写法与现代写法相似,只是有些字形上的细微差异。
例句:
1. 大气圈是地球保护我们免受太阳辐射的重要屏障。
2. 随着飞机穿过大气圈,我们能感受到明显的气温变化。
组词:
大气环境、大气层、大气压、大气温度
近义词:
大气层、大气氛围
反义词:
真空空间、太空空洞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若你对其他问题感兴趣,欢迎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