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赤都的意思、赤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赤都的解释

对十月革命后 俄国 首都的称呼。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危苦窘迫,饥寒战疫的赤都,文化明星的光辉惨淡,然而新旧两流平行缓进,还可以静待灿烂庄严的将来呢。” 赵朴初 《赠胡愈之翁为寿》诗:“游记动一时,赤都播印象。”自注:“指早年所著《莫斯科印象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赤都”是汉语中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词汇,指代中国共产党早期建立的红色政权首都,尤指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江西瑞金。该词由“赤”(象征革命、红色政权)与“都”(都城)组合而成,凸显其政治象征意义。

根据《中国近现代史大辞典》记载,“赤都”一词在20世纪30年代文献中高频出现,特指瑞金作为当时全国苏维埃运动的核心城市。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召开,正式确立瑞金的红色首都地位,管辖全国18块革命根据地,人口逾千万。

该称谓承载三重内涵:

  1. 政权象征:作为首个全国性工农民主政权驻地,与南京国民政府形成政治对峙
  2. 制度试验:在此颁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建立司法、金融、教育等新型制度体系
  3. 精神标识:长征前作为革命力量汇聚地,被毛泽东称为“共和国摇篮”,成为革命精神发源地之一

现代语境中,“赤都”主要用于党史研究领域,常见于《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等权威文献。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1933年《红色中华》报刊原件,其中7处使用“赤都”指代瑞金,印证其历史称谓的规范性。

网络扩展解释

“赤都”是一个历史性词汇,通常指代十月革命后的俄国首都莫斯科,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核心含义:对十月革命(1917年)后俄国首都莫斯科的称呼,带有意识形态色彩,强调其作为社会主义革命中心的地位( )。

历史与文学背景

  1. 词源:由“赤”(象征革命与共产主义)与“都”(首都)组成,反映当时中国进步人士对苏联革命的热切关注。
  2. 文献引用:
    • 瞿秋白在《赤都心史》中描述莫斯科为“危苦窘迫,饥寒战疫的赤都”,记录了革命初期的社会状态( )。
    • 赵朴初诗句“游记动一时,赤都播印象”则指胡愈之的《莫斯科印象记》,展现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对苏联的观察( )。

使用范围

延伸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内容,可参考瞿秋白《赤都心史》或相关历史研究著作。

别人正在浏览...

哀玉八卦图拜斗白行八米诗拔突迸亡不迭餐风宿草擦拳磨掌喘咳储能辞违篡取催徵村寨聃周大仪殿元东驰西骋端悫法界改行迁善甘果桂丛黑牢合尖恒蔽简试郊圻驾御家状极则絶远匡谏裤腰连陌流斥六六六配子烹饪聘士强龙不压地头蛇迁莺出谷七贵弃农经商攘袂声请蛇拳世谛势胜试守枢衡数念厮帮傞牙倈嘴探虎口檀注颓堑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