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气恨恨的意思、气恨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气恨恨的解释

生气、愤恨的样子。 欧阳予倩 《潘金莲》第一幕:“你这一向为甚么老是气恨恨的,什么不称心?”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一章:“老汉终于忍住一肚子气,把粪筐气恨恨地丢在草棚屋檐底下的门台上,向马棚走去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气恨恨"是一个状态形容词,用于描述人因极度生气、愤怒或怨恨而表现出的样子或状态。它强调的是一种强烈的负面情绪外露,通常伴随着不满、愤懑或咬牙切齿的感觉。

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核心含义:

    • 形容非常生气、愤怒的样子。 指人因为某件事或某个人而感到极度不满、恼火,这种情绪强烈到在神情、语气或动作上明显表现出来。例如:"他听了这话,气恨恨地瞪了对方一眼。"
    • 形容充满怨恨的样子。 除了愤怒,还包含了一种因不满、委屈或受伤害而产生的深刻怨恨情绪。例如:"她想起过去的遭遇,心里气恨恨的。"
  2. 词义构成与侧重:

    • "气": 在这里主要指"生气"、"恼怒"的情绪。
    • "恨": 指"怨恨"、"仇视"、"强烈不满"的情绪。
    • "恨恨"(叠用): 形容词叠用(AA式)是汉语中常见的形式,用于加强程度和描绘状态。"恨恨"本身就表示"愤恨到极点"的样子(如《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有"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加上"气"字,更强调了这种愤恨是由强烈的"生气"情绪引发的,并且这种情绪状态是外显的、可被观察到的。
    • 侧重: "气恨恨"更侧重于描绘因愤怒而产生或伴随的深刻怨恨,以及这种情绪在表情、言语或行为上的外在表现(如瞪眼、咬牙切齿、语气生硬等)。它比单纯的"生气"或"愤怒"包含了更深的负面情感和更明显的外在状态。
  3. 用法特点:

    • 状态性: 它主要用作谓语、状语或补语,描述主语所处的情绪状态或伴随动作的状态。
      • 作谓语:他气恨恨的。 | 她心里气恨恨的。
      • 作状语:他气恨恨地说:"我再也不管了!" | 她气恨恨地摔门而去。
      • 作补语:他被气得气恨恨的。
    • 口语化与文学性: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具有一定的口语色彩,也常用于文学作品(特别是描写人物神态、心理时)来增强表现力。
    • 程度深: 叠词形式"恨恨"本身就带有程度加深的意味,表示怨恨、愤怒的程度很深。
  4. 近义词与辨析:

    • 气冲冲: 更侧重于因生气而表现出来的急促、激动的样子(如走路快、说话冲),"恨"的成分较少。
    • 怒冲冲: 与"气冲冲"类似,强调愤怒导致的激动状态。
    • 恨恨: 核心是"怨恨",程度深,但"气"(生气)的成分不一定是最主要的,外在表现也不一定像"气恨恨"那样强调即时性的愤怒状态。
    • 气呼呼: 形容生气的样子,常带有喘粗气、噘嘴等具体表现,程度通常不如"气恨恨"深,怨恨感也较弱。
    • 愤愤然: 强调因不公平或不合理而感到气愤不平的样子,书面语色彩更浓。

"气恨恨"是一个描绘因极度生气而充满怨恨,并将这种强烈负面情绪明显表露在外的状态形容词。它结合了"气"(生气、愤怒)和"恨"(怨恨、仇视)的双重情感,并通过叠词"恨恨"强化了程度和状态感,常用于描述人物在受到刺激后那种既愤怒又怨恨、形于颜色的情态。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气恨恨”是一个汉语词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2.结构与用法

3.文学例句

4.情感层次

5.近义词与区别

如需更多例句或语境分析,可参考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描写。

别人正在浏览...

肮脏气鳖灵鼈索宾主波涛汹涌不知深浅采文臿筑枨枨称心满意出版物错然打公司单泛眈恤甔甀得色帝唐独运匠心耳目心腹钩联肩峰缉和鸠垣绝笔剧团苴枲鞠育鞠杖开月廊庙材怜贫惜老临难逻逤檀马足车尘美才梅舌儿明鲜瓢堂迁延时日弱渊扫兴森列声域史谈收瘗私法四畔苏舜钦速算铁叉桐叶戏拖钩万赖俱寂瓦盏五加皮无谋五姓无忧晓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