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赐世人以恩惠。《韩诗外传》卷七:“ 孔子 曰:‘夫土者,掘之得甘泉焉,树之得五穀焉,草木植焉,鸟兽鱼鱉遂焉。生则立焉,死则入焉,多功不言,赏世不絶。故曰:能为下者,其惟土乎?’”
“赏世”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种主要含义和用法:
赐予世人恩惠(古典用法)
指对世人施以恩惠或奖赏,常见于古代文献。例如《韩诗外传》卷七记载孔子之言:“多功不言,赏世不絶”,意为土地的贡献虽不言说,但始终惠及世人。
欣赏与赞美世界(现代延伸)
现代语境中可理解为对世界美好事物的欣赏和积极心态,如“赏世情怀”。
古典出处:
源自儒家思想,强调“土”的默默奉献(《韩诗外传》),后被用于描述施恩、奖赏的行为,如清代文献中“赏世职”指授予官职以表彰功绩。
现代用法:
可引申为一种生活态度,例如“一卡在手,尽赏世博”中的“赏世”包含对世界博览的欣赏。
若需进一步探究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参考《韩诗外传》及清代史书中的具体记载。
赏世(shǎng shì)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其中“赏”是声旁字,由贝部和日字相组合,表示欣赏、赏析的意思;“世”是意旁字,并由一系列部首组成,表示人们的世界或社会。
拆分“赏”的部首是走,由7个笔画构成;拆分“世”的部首是一,由1个笔画构成。
《赏世》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微子篇》:“君子以慎言语,而脩身以振民;故君子之振世也,必有微申。”意为君子应谨慎言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君子在抖擞人们之心的同时,也必然在微申的疾德之上。
在繁体中,“赏世”仍然是“赏世”,没有变化。
古时候,“赏世”这个词的写法与现在基本相同。
1. 人生苦短,应该珍惜时间,赏世的美好。 2. 我喜欢读书,可以从中赏世人生的智慧。
赏心悦目、赏月、赏析、赏识、赏罚、赏玩
领略、欣赏、品味、享受
厌世、厌倦、失望、否认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