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委拖延。 清 林则徐 《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今令洋商 伍绍荣 等到馆开导,限三日内回禀,一面取具切实甘结,听候会同督部堂、抚部院示期收缴,毋得观望諉延。” 清 林则徐 《拟颁发檄谕英国国王稿》:“接到此文之后,即将杜絶鸦片缘由速行移覆,切勿諉延。”
“诿延”是一个汉语词汇,由“诿”(推诿)和“延”(拖延)组合而成,意为推卸责任并故意拖延。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诿延”指在面对问题或任务时,通过推诿、敷衍的方式逃避责任,同时拖延行动。它既包含推卸的消极态度,也包含行动上的迟缓(,)。
常用于批评不主动担责、办事效率低的行为。例如:
类似表达包括“推三阻四”“敷衍塞责”等,但“诿延”更突出“拖延”的时间维度()。
《汉典》及清代文献均收录该词,印证其历史渊源和规范性(,)。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汉典、林则徐文集等来源。
诿延(wěi yán)是一个意为“推卸责任、拖延”的词语。它由“诿”和“延”两个字组成。
“诿”字的部首是言,笔画数为7。它是由“言”部和“危”部组合而成。
“延”字的部首是廴,笔画数为8。它是由“廴”部和“云”部组合而成。
“诿延”一词来源于《论语·述而》:“不诿于人……不持诿延之志也”。意为遇到问题或困境时,不推责任给别人,也不拖延解决问题的决心。
“诿延”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詡延」。
古代汉字对于“诿延”一词有不同的写法和变体,如“讆”、“韡”等。
1. 他总是喜欢诿延责任,从不愿意承担自己的错误。
2. 别再诿延了,现在是解决问题的时候了。
诿过、推诿、延误、推延
推诿、推卸、逃避、拖延
负责、积极、主动、果断
懊躁冰室簸罗常足诚慊叠地洞隙钝蒙儿媳妇儿犯案纷猋讽意浮白干凈利索灌荡还阙画棰画地为狱哗毁晦冥蛟关脚下人节缩解职籍馆机略卷帙絶特款案狂泉款契老寋六德买哄马钱子女桑匹亚魄散魂飘佥人峤岳人牧冗积钑镂三男子社会活动湿度饰纹侍医收工私窠子塔吊汤武痰沫违扞磑磨文按文理不通向背相饭消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