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心;称心。 元 刘君锡 《来生债》楔子:“这银子是我肯心儿愿与,更论甚么得之有可敢失之无。” 元 郑廷玉 《忍字记》第二折:“他可是肯心肯意的还咱?”《醒世姻缘传》第二五回:“饭钱草料,些微有些赚手就罢,不似别处的店家,拿住了‘死蛇’,定要取箇肯心。”《醒世姻缘传》第二六回:“你若还要读书,后来进了学,你只跟他读一句‘赵钱孙李’,他也要诈你箇肯心,再没有不成仇敌的。”
“肯心”是现代汉语中较为少用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为“心甘情愿、自愿认同”,多用于描述对某件事情发自内心的接受态度。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义,“肯”表示同意、许可,“心”指内心的真实意愿,二者结合后构成偏正结构,强调心理层面的主动认可。
该词的语用特征包含三个层面:
从语义演变看,《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时特别标注其古白话特征,指出明清小说中常以“肯心”表达不计较得失的奉献心态,如“肯心施济”等用法。现代汉语中该词多用于强调道德层面的自愿行为,如公益场景中的“肯心助人”表述。
“肯心”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有细微差异,主要分为现代常用义和古典文献中的用法:
认可与满足
强调主观上对结果或状态的接受与满意,带有情感层面的认同感。
古典文献中的延伸义
在元曲、《醒世姻缘传》等作品中,“肯心”多指“甘心、情愿”,隐含主动接受或妥协的意味。例如:
如需查看更多古典例句或现代用法解析,可参考上述来源网页。
扳陟编创鞭警察见渊鱼者不祥毚鼎朝服呈形冲德初服凑腔底土丢溜断弦度籙非心丰居拐棒管韵豪奴洪图话把戏坏坯子唤头回植间苗教帖解暍进耕军资空腹便便旷古一人帘幙吏毕捩舵流匙流居麻捶买陂塘迷邦鸣岐凤磨坊南州冠冕前覩齐疾契契弃权人心不足蛇吞象辱贶散堂鼓神仙尉势望丝窝锁墩琐话螳臂偷合苟容围网霞雰象簟乡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