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纶阁。中书省的代称。撰拟制诰之所。 唐 白居易 《待漏入阁书事奉赠元九学士阁老》诗:“纶闈慙并入,翰苑忝先攀。” 宋 郑文宝 《南唐近事》:“﹝ 张洎 ﹞謁 韩熙载 , 韩 一见,待之如故,谓曰:‘子好,中书舍人。’顷之, 韩 主文。 洎 擢第,不十年,果主纶闈之任。” 清 钱谦益 《王元之自翰林谪官》诗之二:“纶闈旧侣苍苔在,僧舍新愁白髮知。”
“纶闱”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色彩的专有名词,指代古代掌管文书诏令的中枢机构,尤以“中书省”为核心释义对象。该词由“纶”与“闱”二字复合构成:
字义溯源
“纶”本义为青丝绶带,引申为帝王诏令(如《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闱”指宫门或官署(如《周礼·地官·保氏》“使其属守王闱”)。二者结合后,“纶闱”特指起草、颁布诏令的官方机构,常见于唐宋文献。
职能定位
《汉语大词典》明确标注其职能为“中书省别称”,例如《旧唐书·职官志》载“纶闱之任,所掌丝纶”,表明其核心职责是代帝王草拟政令文书。宋代《玉海·官制》进一步说明其与“枢密院”并称“二府”,凸显其政治地位。
文献用例
唐代白居易《冯宿除兵部郎中制》以“纶闱载笔,黄案成案”描述官员任职场景;元代王恽《玉堂嘉话》则用“出入纶闱,典司帝制”强调机构的权威性。
引用来源:
“纶闱”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个来源综合解释如下:
“纶闱”是中书省的代称,特指古代撰拟皇帝诏令的机构()。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文或制度背景,可参考汉典()及唐代诗词注解。
媕雅败诉飙发电举逼嫁宾东冰川湖碧滋采摘禅説疢疠初创辏队存肄大资産阶级电视片杜醖阸穷厄险藩落佛记感切涵潴赫连和颜洪泛区画迹艰苦奋鬬矫复戟吻隽永句法拘收勘验廉襜离朱鲁室露屑卖交情末季泥塘弄空头蓬户柴门乾酵母慊足企户沁人肺腑茕子髯鬓世氛庶官送馈俗意陶学士退葸未常倭扇物各有主小船销息小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