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同心共济的意思、同心共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同心共济的解释

亦作“ 同心协济 ”。谓齐心协力,克服困难。 宋 欧阳修 《朋党论》:“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明史·邹元标传》:“方今上在冲岁,敌在门庭,祇有同心共济。” 邹鲁 《中国同盟会·海外党务》:“夫欲联络情谊,必以消息相通为主。消息通,则情谊洽,则协力相扶,同心共济。”《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四年》:“故 仁宗皇帝 时,虽有 西夏 元昊 之叛,而晏然若无事者,以 韩琦 、 范仲淹 同心协济也。”参见“ 和衷共济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同心共济”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拼音与注音

    • 拼音:tóng xīn gòng jì
    • 注音:ㄊㄨㄥˊ ㄒㄧㄣ ㄍㄨㄥˋ ㄐㄧˋ
      (来源:、)
  2. 释义
    指齐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强调团结一致、相互扶持的精神,常用于描述团队或集体合作的情境。

  3. 出处与典故

    • 最早见于宋代欧阳修《朋党论》:“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
    • 《明史·邹元标传》中也有引用:“方今上在冲岁,敌在门庭,祇有同心共济。”
  4. 用法与近义词

    • 用法:作谓语、定语,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
    • 近义词:同心协济、和衷共济、齐心协力。
  5. 例句

    • “亿万人民正同心共济地为追逐中国梦而奋力前行。”
    • “吾与公以肺腑之交,为国家大将,同心共济,何用相疑?”(出自清代《飞龙全传》)

提示:若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朋党论》《明史》等文献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同心共济

《同心共济》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众人心心相印,共同努力解决问题或达到共同的目标。这个成语可以拆分为“同心”和“共济”两个部分。

拆分部首和笔画

“同心”这个词的部首是“口”(kǒu),它有5个笔画。而“共济”这个词的部首是“手”(shǒu),它有7个笔画。

来源

《同心共济》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左传》。在《左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齐国的国君齐宣王命令他的将军们每人挂上一只兔子的尾巴,并在某一天同时举起来。结果,将军们都按照命令行动,看似杂乱无章的兔尾巴却形成了一个整齐的形状,展示了众人的团结一心、协同合作的精神。

繁体

《同心共济》这个成语的繁体字为「同心共濟」。

古时候汉字写法

早期汉字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在古代典籍中,用于表示《同心共济》这个成语的汉字写法基本上与现代写法相似。

例句

他们同心共济,共同打造了这个美丽的家园。

组词

同心协力、共济时艰、共济团结、同心同德

近义词

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一心一德

反义词

各怀鬼胎、各自为政、独断独行

别人正在浏览...

班轮辩政比肩随踵丙字库嬖子博古参议会赤剥吃力充衍打趁道谋打平火定势东霤罚赎分剟氛想富浪伏突固济国闻后顾唤问笏板教化甲衣极笔急濑酒过匡尧潦岁离纚领略令气龙阁马辔磨佗子牧放女强人披谢蒲戏轻拂拳头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马染累声势浩大沈渍失伦施孟食嗓水斗四化颂祷陶汰誊缮体练偷佞婉慧围抱五色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