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陈立夫的意思、陈立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陈立夫的解释

(1900- )浙江吴兴(今湖州)人。陈果夫之弟。早年赴美国留学。1926年任蒋6*6*石机要秘书。1928年参与组织复兴社。后与陈果夫组织中央俱乐部(即“cc”),长期主持中央调查*********(即“中统”)。1933年与陈果夫建立中国农民银行。抗日战争爆发后,鼓吹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曾任国6*6*党中央组织部部长、立法院副院长。1949年去台湾,1950年旅居美国。1969年回台湾,从事文化研究。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陈立夫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陈立夫(1900年8月21日-2001年2月8日),名祖燕,字立夫,浙江吴兴(今湖州)人,是中国国民党重要政治人物,其生平与角色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解析:

一、基本背景

出身于书香世家,其叔父陈其美为辛亥革命元勋。早年留学美国匹兹堡大学,获采矿学硕士学位(1925年)。与兄长陈果夫并称“二陈”,共同形成国民党内“CC系”势力,主导党务系统。

二、政治生涯核心角色

  1. 党务掌控
    1928年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主任,主导建立“中统”特务系统,强化国民党内部控制。
  2. 教育贡献
    1938-1944年任教育部长期间,推动战时教育体系改革,创办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编纂首部《中国电影年鉴》。
  3. 高层职务
    历任立法院副院长、国民党秘书长等职,深度参与国共谈判与抗战动员。

三、两岸关系主张

晚年提出“中国文化统一论”,主张以中华文化为基础促进两岸交流,曾任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名誉会长。周恩来曾评价其为“值得尊敬的敌人”。

四、晚年经历

1949年赴台后逐渐淡出政坛,1951年移居美国经营养鸡场、制作传统食品谋生。1969年返台后专注文化研究,推动中医药发展,著有《孟子之政治思想》等著作。

五、历史评价

作为国民党“四大家族”代表之一,其主导的特务系统备受争议,但在教育现代化和文化传承方面具有积极贡献。其政治立场与历史角色在两岸史学界存在不同解读。

注: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阅搜狗百科、国民党战犯档案等权威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陈立夫(chén lì fū)是一个中文词汇,它有着多重含义和使用场景。现在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个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以及一些例句。 拆分部首和笔画: 陈立夫的部首是阜,它有10个笔画。 来源和意思: 陈立夫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名字和称谓。在古代,陈是一个常见的姓氏,表示人的姓氏为陈。立夫则是一个尊称,意味着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因此,陈立夫可以解释为一个陈姓的人拥有伟大的品德和能力。 繁体字: 陈立夫的繁体字为陳立夫。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陈立夫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因为汉字的演变和不同的书写风格,陈立夫可能会在古时候有不同的写法。 例句: 1. 陈立夫是这个村子里一位受人尊敬的长者。 2. 我非常敬佩陈立夫的品德和才能。 3. 他是个陈立夫,不仅在事业上很成功,还为社区作出了很多贡献。 组词: 陈立夫可以组成其他词汇,比如陈述、坚立、夫妻等。 近义词: 和陈立夫有相似含义的词汇有陈旧、立身、魄力等。 反义词: 与陈立夫相对的词汇有后进、庸俗等。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陈立夫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如果你对其他问题有兴趣,我会很乐意为你解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