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狗马心的意思、狗马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狗马心的解释

旧时对尊长表示赤诚报效的谦词。《汉书·汲黯传》:“臣常有狗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 颜师古 注:“思报效。” 宋 陆游 《老去》诗:“倦客风埃眼,孤臣狗马心。”《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这等大恩,还有甚报得?只狗马之心,一毫难尽。”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狗马心"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典故性表达,其核心含义源于古代臣子对君主的谦卑自喻。该词可拆解为以下要点进行解释:


一、词义解析

  1. 字面指代

    "狗"与"马"在古代象征供人驱使的牲畜,引申为卑微的效劳者。《说文解字》释"犬"为"狗之有县蹏者也",马则为"怒也,武也",均含侍奉之意。

  2. 深层寓意

    指代臣子对君主的赤诚忠心与谦卑姿态,常见于奏疏或谦辞中。如《汉书·汲黯传》载:"臣常有狗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即以"狗马心"自陈竭诚侍君之心。


二、文化渊源

此典出自《史记·三王世家》:"臣窃不胜犬马心,昧死愿陛下诏有司,因盛夏吉时定皇子位。"司马贞《索隐》注:"犬马心,谓臣下效忠,如犬马之报主也。" 后世文人沿用此喻,如苏轼《谢赐对衣金带马状》云:"顾惟衰朽,尚玷宠光,虽怀犬马之心,恐负丘山之责。"


三、现代语义演变

现代汉语中,"狗马心"已罕用,但其精神内核融入成语"犬马之劳",仍保留甘愿为人效力的谦逊态度。《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犬马"释为"古时臣下对君主的自称",承袭古义。


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13)
  2. 班固《汉书·汲黯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3. 司马迁《史记·三王世家》(中华书局,2014)
  4. 苏轼《苏轼文集》(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6)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狗马心”的词义解释,综合历史文献和权威资料,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解读方向:

一、主流解释:谦词表忠心(更权威)

根据《汉书》、陆游诗词及《醒世恒言》的记载,“狗马心”是古代臣子或下属对尊长(如君主、长辈)表达赤诚效忠的谦词。其特点包括:

  1. 自谦属性:以“狗马”比喻自身地位卑微,如《汉书·汲黯传》中臣子自称“有狗马之心”,意为愿像狗马般为主人效力。
  2. 历史用例:宋陆游在《老去》诗中用“孤臣狗马心”表达对朝廷的忠诚,明代小说《醒世恒言》也以此词强调报恩心理。

二、另类解读:贬义表险恶(存疑)

少数现代解释(如)认为该词形容人心险恶,结合“狗”的狡猾与“马”的桀骜进行贬义引申。但这一说法缺乏古籍佐证,可能与“狼子野心”等成语混淆,建议以历史文献为准。

三、近义词辨析

需注意“犬马心”(如《史记》)与“狗马心”的细微差异:

参考资料选择建议

若需深入考据,推荐查阅《汉书》卷五十《汲黯传》原文,或《汉语大词典》相关词条。网络释义中,(查字典)和(汉典)的解释较为严谨。

别人正在浏览...

敖睨徧照屏斥兵号菜户长搀搀鼂不及夕车弊宸景村骂道籙叠联風起擀毡工厂钩联诡变佹常过冬作物憨郎坏裳爲袴猾胥挥袖活页纸军佐科头箕踞略斜力道黎豆廪俸离域露斯履险若夷毛廧命铺牡丹虽好,还要绿叶扶持南辫宁缺勿滥胬肉青刀情见乎言清众亲友穷汉秋室仁惠日积月聚润美三夫之言桑海王国桑鳸沈梦十六族手实法顺羽私隶顽士夏李枭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