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oint virtuous and able man] 荐举贤能的人
(1).谓进荐贤能之士。《周礼·春官·大司马》:“进贤兴功,以作邦国。” 贾公彦 疏:“进贤,诸臣旧在位有德行者并草莱有德行未遇爵命者,进之使称才仕用。” 晋 葛洪 《抱朴子·臣节》:“上蔽人主之明,下杜进贤之路。” 宋 苏舜钦 《乞纳谏书》:“夫纳善进贤,宰相之事。” 刘师培 《文说·宗骚》:“莫不进贤退恶,据事直陈,此《春秋》之精义也。”
(2).古冠名。《晋书·礼志下》:“ 汉顺帝 冠,又兼用 曹褒 新礼,乘舆初加緇布进贤,次爵弁、武弁,次通天,皆於 高 庙,以礼謁见 世祖 庙。” 明 高启 《赠治冠梁生乞作高子羔旧样》诗:“进贤峩峩在头上,此物须当付卿相。”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四》:“进贤,羣臣冠也。”参见“ 进贤冠 ”。
(3).星名。《晋书·天文志上》:“平道西一星曰进贤,主卿相举逸才。” 元 耶律楚材 《西域和王君玉》之八:“休将真宰陪司命,莫使明星动进贤。”注:“司命,星名;进贤,星名。”参见“ 进贤星 ”。
“进贤”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语境不同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进贤”指选拔或推荐有德才的人进入朝廷或组织,使其为国家或团体贡献才能。该词由“进”(向前、向内)和“贤”(有德才者)组成,强调通过举荐机制提升人才。
荐举贤能之士
这是最常见的用法,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大司马》:“进贤兴功,以作邦国。”,意为通过选拔贤才来振兴国家。古代宰相、官员常以“进贤”为职责,如宋代苏舜钦提到“纳善进贤,宰相之事”。
古冠名
汉代的一种冠冕,如《晋书》记载,汉顺帝加冕时曾使用“緇布进贤”冠。
星名
古代天文学中,指代主掌举荐人才的星辰。《晋书·天文志》提到“进贤星”象征卿相举荐贤才。
如需查看更多历史文献或完整信息,可参考《周礼》《晋书》等古籍或相关地方志。
《进贤》是一个常见的汉字词语,它由“进”和“贤”两个字组成。
部首:“进”字的部首是辶(辵),而“贤”字的部首是贝。
笔画:“进”字由7个笔画组成,分别是一横,一撇,一竖,一点,一撇,一横,一竖。而“贤”字由8个笔画组成,分别是一横,丨(竖折),一撇,一横,一撇,丨(竖折),一撇,一横。
《进贤》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文献,最早出现在《孟子·滕文公上》一文中。繁体字“進賢”是对这个词的繁体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进”字的写法与现代并无太大差异,而“贤”字的古代写法则稍有不同。古代有一种写法将“贤”字的末尾的横画中间略微下弯。
1. 只有不断地进贤,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2. 公司领导力求培养进贤之人,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 他深得父母的宠爱,被誉为家中的进贤之子。
组词:进贤之路、贤能、贤良、进可攻退可守。
近义词:拔贤任能、进贤退让、任贤使能。
反义词:进退失据、进退两难。
闇钝百钧榜女坂崄标队超形趁水和泥埫塎抽抽搐搐醇薄村寨麤壮打出手搭搭撒撒达观知命代敍倒缴等忽儿法源改良主义干豫根钵子贯络国师红莲幕猴冠潢汙简惠阶庑荆文璧空逈扣宅旷怀灵牀儱倲靡雕鸣絃鹏张辟支牵萦潜语岂乐请靓琼彩秋省繖幄尚且声风木收管水火夫秫秸束约搜拿贪虐腾荐投畀完璧归赵祥芝小东西遐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