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颇甚的意思、颇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颇甚的解释

犹甚极。 唐 杜甫 《白水明府舅宅喜雨》诗:“ 汤 年旱颇甚,今日醉絃歌。”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郑云逵 与 王彦伯 邻居,尝有客来求医,误造 云逵 门, 云逵 知之,延入与诊候曰:‘热风颇甚。’” 宋 苏舜钦 《火疏》:“陛下即位,未及十年,数岁连遭水涝,虽徵赋咸入,而百姓颇甚困乏。”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颇甚”是一个古汉语中常见的程度副词短语,用于表示程度之深,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非常”、“极其”、“甚为”。其含义可以从其构成和用法两方面详细解析:

一、 构成与字义解析

  1. “颇” (pō):

    • 本义: 头偏。《说文解字》:“颇,头偏也。”段玉裁注:“引申为凡偏之称。”
    • 引申义: 表示程度较高,相当于“很”、“相当”、“甚”。这是“颇甚”一词中“颇”的主要含义。例如:
      •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此处“廉平”虽未直接接“颇”,但“尽能得士心”体现了很高的程度,可类比“颇”的用法)。
    • 在“颇甚”中,“颇”已弱化了“偏”的本义,主要承担表示“甚、很”的程度副词功能。
  2. “甚” (shèn):

    • 本义: 异常安乐。《说文解字》:“甚,尤安乐也。从甘,从匹耦也。”徐锴系传:“甘,嗜也;匹,耦也。深嗜之,是尤安乐也。”
    • 引申义: 表示程度极深,相当于“很”、“极”、“非常”。这是“甚”最常用的含义。例如:
      • 《论语·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孔子感叹自己衰老得厉害)。
    • 在“颇甚”中,“甚”是其核心,表示极高的程度。

二、 “颇甚”的含义与用法

网络扩展解释

“颇甚”是一个文言词汇,由“颇”和“甚”两个程度副词组成,表示“非常、极其”的含义。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1. “颇”的含义
    “颇”在古汉语中既可表示“偏颇”(如“偏颇”),也可作副词表示“相当、很”。例如“颇为得体”即“非常恰当”。

  2. “甚”的含义
    “甚”表示程度深,相当于“极、很”,如“甚好”“甚快”。

  3. 组合后的“颇甚”
    二字连用强调程度极高,可译为“极其”“非常”,如“热风颇甚”即“热风非常猛烈”。


二、用法与示例

  1. 古代诗文中的用例

    • 杜甫《白水明府舅宅喜雨》:“汤年旱颇甚,今日醉弦歌。”(形容旱灾极其严重)
    • 李肇《唐国史补》:“热风颇甚”(描述天气酷热)。
  2. 现代适用性
    该词多用于文言或仿古语境,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可借以增强表达的古雅感。


三、相关辨析


四、总结

“颇甚”是文言中表示极高程度的复合副词,需结合语境理解其强度。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及杜甫、李肇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白崖标冠猜想察收辞微旨远黨塾捣弄倒许點翰顶趟斗斛抖搂精神端理敦庞掇采黩武烦琐風雨晦暝覆视干兰哥儿贡监孩穉合伯恨事降问惊急列鸡眼磊嵬礼兵厘次麟父笔立体几何鸾縧鸣锣开道摩诃罗磨砻底厉闹乱子牛享洽博多闻气食牛鹊谶取效三角童瑟瑟幕侍游儵忽书物酸齑损德天长地久体化推尊瓦垅绾髻诬悖舞台艺术下力弦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