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品竹调弦。谓吹奏管弦乐器。 明 高明 《琵琶记·牛氏规奴》:“绣屏前品竹弹丝,摆列的是朱脣粉面。”《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家家品竹弹丝,处处调脂弄粉。” 清 王韬 《<淞滨琐话>自序》:“生平於品竹弹丝,棋枰曲谱,一无所好。”
“品竹弹丝”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pǐn zhú tán sī,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来源解析如下:
该成语常用于描写古代文人雅士或乐伎的音乐修养,反映传统艺术生活中音乐的重要性。例如,明代《琵琶记》以“品竹弹丝”形容贵族女子的才艺。
需注意“品竹弹丝”与“弹丝品竹”为同源异序词,均属中性表达,无贬义或褒义偏向。
如需更全面文献例句或历史演变分析,可参考《汉典》《警世通言》等原始出处。
《品竹弹丝》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欣赏和乐器(尤指弦乐器)的美妙音乐。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们欣赏艺术作品时的心情和体验。
《品竹弹丝》四个字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口”、“竹”、“弓”、“纟”,总共有21画。
《品竹弹丝》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代嵇康的《琴箫集》:“品竹沥胆,弹丝高卧。”繁体写法为《品竹彈絲》。
在古时候,汉字《品竹弹丝》的写法有所变化。部分古代文献中使用的写法是“品竹撢絲”,但现在已经不常被使用了。
1. 音乐会上,演奏家的技艺让人顿生《品竹弹丝》的感觉。
2. 小说中的描写如此细腻,读者仿佛能够在心中《品竹弹丝》的美妙旋律。
1. 品味 竹编 丝绸
2. 品茗 竹简 丝带
3. 品酒 竹叶 丝绸之路
欣赏音乐、鉴赏艺术、品味美妙
听而不闻、看而不觉、冷漠视听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