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监视搜查。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一:“六殿门外有药树,监察御史监搜之位在焉。 唐 制,百官入宫殿门,必搜,监察所掌也。”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二:“自 晋 魏 以来,凡入殿奏事官,以御史一人,立殿门外搜索,而后许入,谓之监搜御史,立药树下,至 唐 犹然, 太和 中始罢之。”
(2).指监搜御史。
“监搜”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监搜”由“监(监视)”和“搜(搜查)”组成,指对人或物进行严密的监视与搜查。例如古代对官员入宫前的例行检查,或现代对嫌疑人、场所的调查。
监搜御史制度
唐代至宋代设有“监搜御史”一职,负责在宫殿门口搜查官员是否携带违禁品。如宋代庞元英《文昌杂录》记载,监察御史需在“药树”旁值守,执行搜查任务。
制度演变
据《石林燕语》记载,晋魏时期已有类似制度,至唐代延续,直到太和年间(约9世纪)才被废除。
唐代诗人元稹曾写道:“松门待制应全远,药树监搜可得知”,直接反映了监搜御史的职责场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监察制度,可参考《文昌杂录》《石林燕语》等文献。
监搜是一个包含两个汉字的词语,由“监”和“搜”两个字组成。这个词语的意思是监视和搜查。在实际的使用中,它通常指的是通过科技手段对某些对象进行监视和搜查的行为。
“监”字的部首是“皿”,总共有8画; “搜”字的部首是“扌”,总共有10画。
“监搜”这个词语的来源并没有确切的记载,但可以推测它的起源是受到法律和安全领域的影响。在繁体字中,“监搜”通常会被写作“監搜”。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与现代稍有不同。以“监”字为例,古时候将“监”的左边一竖分成二,形成了两横的结构。而现代汉字中的“监”字则是将左边的竖直线变为了一个横线。
1. 他们利用高科技手段对嫌疑人进行监搜,终于找到了关键的证据。 2. 警方正在展开一次大规模的监搜行动,希望能够找到失踪的孩子。
组词:监视、搜查、监控、搜索 近义词:监视、搜查、侦察 反义词:保护、救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