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浃旬的意思、浃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浃旬的解释

一旬,十天。《隶释·汉卫尉衡方碑》:“受任浹旬,庵离寝疾,年六十有三。”《宋书·武帝纪论》:“﹝ 高祖 ﹞曾不浹旬,夷凶翦暴。”《资治通鉴·后汉隐帝乾祐三年》:“比皇帝到闕,动涉浹旬,请太后临朝听政。” 胡三省 注:“十日为浹旬。” 明 许自昌 《水浒记·闺晤》:“近则浹旬,远几一月,纔到家中料理一番。” 龚尔位 《己酉三月送春麓山作》诗:“浹旬苦风雨,闭户不知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浃旬”是汉语中表示时间跨度的古语词,具体含义为“满十日”或“一旬(十天)”。其词义可从构字法和文献用例两个角度解析:

一、构字释义

“浃”本义为“湿透”,引申为“周遍、满”(如《汉书·礼乐志》中“浃于四海”),而“旬”指十日周期(商代甲骨文已用“旬”纪日)。二字组合后,“浃旬”强调时间完整覆盖十天。

二、文献实证

该词高频出现于古代史书与文学作品中,例如:

  1. 《资治通鉴·唐纪》载“浃旬雨雪,饥冻死者十八九”,指连续十天的雨雪灾害;
  2. 《宋史·赵汝愚传》用“浃旬始霁”描述连绵阴雨后放晴的天气跨度;
  3. 清代俞樾《茶香室丛钞》中“居浃旬”表示居住满十日的情景。

三、现代使用场景

当代多见于历史文本研究、古典文学赏析及书法创作领域,例如描述传统节俗周期(如春节“浃旬庆贺”)、古籍文献译注等,体现汉语时间表述的文化特性。

网络扩展解释

“浃旬”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iā xún(“浃”不读jiá),其核心含义为十天,即一旬(古代以十日为一旬)。以下是详细解析:


基本释义


扩展用法


常见误读与辨析


“浃旬”多用于文言或历史文献中,强调以十日为周期的时间跨度,现代汉语较少使用。如需查看更多古籍用例,可参考《资治通鉴》《宋书》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保不齐保正奔蛇敝盖不弃璧砌不安捕捞餐室槽钢抽纱黜尸岱泰达命防微风行草靡府廷富族宫童龟板规程裹合锅铁脸鼓转焊锡坏颓黄箓货船假辞家景检法检举叫绝金砖极圈髁身恇惶列宁服赁居旻宇叛变偏介僻违前度穷厮戚意去水驲书上下浮动召伯棠审断史谍石门颂刷子厮熟诵诤宿惑恬嬉体形骁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