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品竹調弦。謂吹奏管弦樂器。 明 高明 《琵琶記·牛氏規奴》:“繡屏前品竹彈絲,擺列的是朱脣粉面。”《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家家品竹彈絲,處處調脂弄粉。” 清 王韬 《<淞濱瑣話>自序》:“生平於品竹彈絲,棋枰曲譜,一無所好。”
“品竹彈絲”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pǐn zhú tán sī,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來源解析如下:
該成語常用于描寫古代文人雅士或樂伎的音樂修養,反映傳統藝術生活中音樂的重要性。例如,明代《琵琶記》以“品竹彈絲”形容貴族女子的才藝。
需注意“品竹彈絲”與“彈絲品竹”為同源異序詞,均屬中性表達,無貶義或褒義偏向。
如需更全面文獻例句或曆史演變分析,可參考《漢典》《警世通言》等原始出處。
《品竹彈絲》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欣賞和樂器(尤指弦樂器)的美妙音樂。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人們欣賞藝術作品時的心情和體驗。
《品竹彈絲》四個字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口”、“竹”、“弓”、“纟”,總共有21畫。
《品竹彈絲》這個成語來源于晉代嵇康的《琴箫集》:“品竹瀝膽,彈絲高卧。”繁體寫法為《品竹彈絲》。
在古時候,漢字《品竹彈絲》的寫法有所變化。部分古代文獻中使用的寫法是“品竹撢絲”,但現在已經不常被使用了。
1. 音樂會上,演奏家的技藝讓人頓生《品竹彈絲》的感覺。
2. 小說中的描寫如此細膩,讀者仿佛能夠在心中《品竹彈絲》的美妙旋律。
1. 品味 竹編 絲綢
2. 品茗 竹簡 絲帶
3. 品酒 竹葉 絲綢之路
欣賞音樂、鑒賞藝術、品味美妙
聽而不聞、看而不覺、冷漠視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