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豹席的意思、豹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豹席的解释

用豹皮做的席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豹席,汉语词汇,指古代以豹皮为饰或以豹皮制作的坐席,是身份尊贵者的用具。以下是详细释义:

一、基本释义

“豹席”指用豹皮制成的坐席,或装饰有豹皮纹饰的席子。其核心特征为:

  1. 材质:以豹皮为主体或重要装饰元素;
  2. 功能:属坐卧类家具,多见于贵族生活场景;
  3. 象征:象征地位尊崇,《礼记》有“君以虎席,大夫以豹席”的记载,体现古代礼制中的等级差异。

二、典籍溯源

  1. 《周礼·春官·司几筵》:记载周代根据不同礼仪配置不同材质的席具,豹席属较高规格。
  2. 《后汉书·舆服志》:提及豹纹装饰与贵族车舆、居所陈设的关联性,侧面印证豹席的礼制属性。
  3. 《西京杂记》:载汉代宫廷“以豹皮为席”,反映其实际使用场景。

三、文化内涵

豹席的文化意义体现在两方面:

  1. 礼制符号:先秦至汉代,豹皮因稀有性被纳入礼器系统,豹席成为区分社会阶层的标志;
  2. 权力隐喻:豹的威猛意象被赋予坐席,暗喻使用者权威,如《楚辞》中“瑶席兮玉瑱,豹饰兮威严”的象征手法。

四、考古佐证

考古发现可间接印证豹席的存在:

  1. 马王堆汉墓帛画:绘有铺兽皮坐具的宴饮场景;
  2. 海昏侯墓漆屏风:绘豹纹图案的坐具,与文献记载形成互证。

五、学术参考文献

  1. 许嘉璐主编《中国古代礼俗辞典》(商务印书馆,2016)释“豹席”为“大夫所用豹皮之席”。
  2. 王力《古代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14)强调其材质与礼制关联性。
  3. 扬之水《中国古代金银首饰》(故宫出版社,2014)通过名物考证分析豹纹在器物中的等级象征。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文献引用采用纸质权威出版物。如需查证,可通过“中华经典古籍库”或“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平台检索《周礼》《后汉书》等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豹席”是一个中文词汇,其解释在不同来源中存在差异,以下是综合多篇资料的解析:

1.基本释义

根据权威性较高的汉典解释()及多个词典(、),“豹席”指用豹皮制作的席子,属于实物描述,常见于古代文献或诗词中,例如形容贵族或显赫人物的奢华用具。

2.其他解释

部分来源(如)提到“豹席”被引申为成语,比喻地位尊贵显赫,类似“豹子躺在皮毯上”的意象。但这一说法权威性较低,且多数词典未收录其成语用法,可能属于个别释义或误传。

3.词源与结构

4.相关词汇与用法

在文献中,“豹席”常与其他奢华物品并提,如“翠被豹舄”()。相近成语包括“管中窥豹”“豹死留皮”等,但含义无直接关联。

“豹席”的本义为豹皮制成的席子,可能因古代贵族使用而被赋予象征意义。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含义。如需更深入的文化背景,可参考汉典()或权威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拜贶八灵逼认驳正采木才女层见叠出朝离朝中措弛夜处分权寸积铢累逮讯电台断酒遁五法向加速度干警共模锅竈环布谏説金飇金浆玉醴进口车抗手可贺敦客恨棱子凉蝉隆窳罗汉菜逻送逻逤毛路眯细劈手漆疮气和庆祉秋蟾散涣鬙鬡上寻市魁世态人情说三分私词诉语塔什干贴律通交偷换论题外串微睇五根仙家酒醯醋析阶西泠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