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廖仲恺的意思、廖仲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廖仲恺的解释

廖仲恺(1877-1925) : 广东归善(今惠阳)人。早年赴日本留学,加入同盟会。1922年后积极协助*********改组国6*6*党。曾任黄埔军校党代表、国民革命军总党代表、国6*6*党中央执行*********常委和工人部、农民部部长。*********逝世后,忠实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后被暗6*杀。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廖仲恺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廖仲恺(1877年4月23日—1925年8月20日)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国民党左派领袖,其生平与贡献可从以下四方面概括:

一、身份背景

原名廖恩煦,字仲恺,号夷白,出生于美国旧金山,祖籍广东归善县(今惠州市惠阳区)。早年留学日本,先后就读于早稻田大学、中央大学,主修政治经济。与何香凝结为革命伴侣,共同投身反清斗争。

二、革命活动

  1. 同盟会与辛亥革命:1905年加入同盟会,参与辛亥革命筹备工作,负责与海外华侨联络并筹措经费。
  2. 协助孙中山:1922年后推动国民党改组,促成“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核心人物。
  3. 军事教育:曾任黄埔军校党代表、国民革命军总党代表,培养军事人才。

三、政治贡献

四、遇害与评价

1925年8月20日在广州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前遭暗杀,终年48岁。其坚持三大政策、维护国共合作的立场被视为国民党左派旗帜,被追认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驱”。

以上信息综合自权威史料,部分细节可通过来源网页进一步查证。

网络扩展解释二

《廖仲恺》的意思

《廖仲恺》是一个汉字词组,表示对廖仲恺这个人的称呼。廖仲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革命先驱。

拆分部首和笔画

拆分成部首来看,廖(廴 + 尞)部,仲(亻+ 中)部,恺(忄 + 青)部。

根据《康熙字典》的统计,廖仲恺共有13笔画。

来源

《廖仲恺》的来源是以廖仲恺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和革命先驱命名的。廖仲恺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积极参与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为中国的独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繁体

在繁体字中,廖仲恺的写法保持不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写法相对简单,廖仲恺的写法与现代基本一致。

例句

1. 廖仲恺是中国革命的先驱,他为国家的独立奋斗终生。

2. 历史上有许多人向廖仲恺学习革命精神。

组词

1. 廖某人(指廖姓的某个人)

2. 仲恺学院(以廖仲恺命名的学府)

近义词

廖仲恺没有明确的近义词。

反义词

廖仲恺没有明确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