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coction of herbal medicine] 中药剂,把中药加水熬出汤汁,除去药滓而成
中药的一种制剂。把药材加水煎成汁服用。 唐 皮日休 《祝疟疠文》:“病于人者,上则汤剂,次则矿艾,愈矣。”《新唐书·吴凑传》:“詔侍医敦进汤剂,不获已,一饮之。” 宋 邵雍 《安乐窝中吟》之十:“安乐窝中设不安,略行汤剂自能痊。”
汤剂是中药的传统剂型之一,指将中药材通过煎煮或浸泡后去除药渣,取其药汁制成的液体药剂。以下是详细解释:
汤剂又称“汤液”,是将药物加水煎煮或浸泡后,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剂型。它是中医临床应用最古老的剂型之一,具有吸收快、见效迅速的特点,适用于中医辨证施治的灵活调整。
据传商代宰相伊尹从饮食烹饪中受到启发,首创汤剂治疗疾病。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已有“水煮药物煎汁”的记载,但“汤液”一词的明确记载多见于唐代文献(如《新唐书》提及“汤剂”的医疗用途)。
汤剂至今仍是中医门诊的主要用药形式,约占据处方量的50%左右,广泛用于内服及外治(如熏洗、含漱等)。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煎煮技巧或历史文献案例,可参考权威医学典籍或中医临床指南。
《汤剂》是一个中文词汇,指的是一种中草药配方制剂,通常用于中医治疗。它是由不同的草药组合而成,经过煮煎提取后得到的草药汁液。
《汤剂》的拆分部首为氵(三点水)和刂(刀刃),其中氵表示水,刂表示刀或切割。
《汤剂》的笔画数为7画,其中氵部为3画,刂部为4画。
《汤剂》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语,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被用于描述中草药的煎煮提取过程。随着中医的发展,汤剂成为中草药疗法的一种重要形式,并被广泛传承和应用。
《汤剂》的繁体字为「湯劑」。
在古时候,「汤剂」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根据《康熙字典》记载,「汤」字在古代曾有「湯」的写法,而「剂」字在古代则是由「不」和「斤」两个部分组成。
1. 医生给我开了一副中药汤剂,每天服用三次。
2. 这个汤剂是由十种草药煮制而成的,具有很好的疗效。
组词:汤药、煎剂
近义词:汤药、煎剂、煎汤
反义词:丸剂、片剂、散剂
暴露无遗标准煤耗率驳异菜蔬长墉慈亲从一翠軿当抵调疾钉钯锻练二号人物二万五千里长征風縫风令俯拾高等植物诂释黑司命花瑞豁情驾肩健忘家山悸怖紧裹机素獧给跨蹍乐跎跎历涉龙战橹罟子緑竹毛嫱马王堆汉墓蒙眇门公绵薄牛吏暖老飘香平县忍恶日饮无何若属濡洽三无石根鼠毫笔淑令说真的司职四肢百体俗言探源条柜剔团圆为鬼为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