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拾的意思、俯拾的详细解释
俯拾的解释
(1).俯身拾取。《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四:“﹝ 孙何 ﹞素近视,每上殿进札子,多宿诵精熟,以合奏牘。忽一日飘牘委地,四散俯拾,零乱倒错,合奏不同,上颇讶之。” 宋 郭彖 《睽车志》卷四:“俄一蜣螂飞过其前,叟即举杖,一击堕地,俯拾裂食之。”
(2).引申以喻成事之易。《北史·周纪上》:“ 欢 ( 高欢 )违负天地,毒被人鬼,乘此扫荡,易同俯拾。” 明 刘基 《赠杜安道》诗:“拔栅 皖城 犹俯拾,探穴 九江 无险阻。”
(3).屈尊下取。喻俯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胭脂》:“﹝ 臙脂 ﹞心疑 王氏 未暇往,又疑宦裔不肯俯拾。”
词语分解
- 俯的解释 俯 ǔ 向下,低头,与“仰”相对:俯身。俯视。俯瞰。俯首。俯临。俯拾即是。俯仰。 潜伏,卧伏:季秋之月“蛰虫咸俯在内”。 旧时公文及书信对上级或尊长的敬辞:俯允。俯念。俯恤(请求对方体恤)。俯察。俯顺
- 拾的解释 拾 í 捡,从地上拿起:拾草。拾粪。拾零(捡取某方面的零碎材料,常用于文章标题)。拾取。俯拾皆是。拾人牙慧。 收,敛,整理:收拾。拾掇。 “十”的大写。 旧称射箭人穿在左臂上的皮制护袖。 丢 拾 è
网络扩展解释
“俯拾”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俯身拾取
字面指弯腰捡起物品,常见于描述具体动作。例如:
- 《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提到“取青紫如俯拾地芥”,比喻获取功名像捡草芥般容易。
- 宋代文莹《玉壶清话》中记载“四散俯拾”,形容捡拾散落文书的场景。
二、引申含义
- 喻成事之易
强调事物容易达成或获取,如《北史·周纪上》中“易同俯拾”,形容扫荡敌势的轻易。
- 屈尊下取(较少用)
指高位者降低身份获取某物,如《聊斋志异·胭脂》中“宦裔不肯俯拾”,暗含对身份差距的描写。
三、用法与示例
- 成语“俯拾皆是”:形容数量多且易得,如“贝壳俯拾即是”。
- 文学化表达:如“俯拾青紫”比喻功名易得(《文选·任昉》)。
“俯拾”既可用于具体动作描述,也可通过引申表达“易得”“屈尊”等抽象概念,常见于古籍和成语中。若需更多例句或出处细节,可参考、5、10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俯拾》这个词的意思是低头拾取。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侧是「亻」部,表示人,右侧是「采」部,表示采摘、拾取的意思。它的总笔画数是11画。
「俯拾」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繁体字为「俛拾」。在古时候,「俛拾」的汉字写法有所不同,其中「俛」是由「亻」部和「弗」部构成,「弗」是一个古代的貌似右半边的部首。而「拾」的上半部写作「士」,下半部写作「采」。这些古代的汉字形态在现代汉字中已经逐渐消失了。
例如,我们可以用「俯拾」这个词造一个例句:小明看到地上的纸屑,他俯拾了起来。
与「俯拾」相关的组词可以有「俯视」(向下看)、「拾荒」(捡拾废物)等。而「俯拾」的近义词可以是「低头捡拾」、「屈身拾取」,反义词可能是「仰望」、「放弃」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