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俯身拾取。《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四:“﹝ 孙何 ﹞素近视,每上殿进札子,多宿诵精熟,以合奏牘。忽一日飘牘委地,四散俯拾,零乱倒错,合奏不同,上颇讶之。” 宋 郭彖 《睽车志》卷四:“俄一蜣螂飞过其前,叟即举杖,一击堕地,俯拾裂食之。”
(2).引申以喻成事之易。《北史·周纪上》:“ 欢 ( 高欢 )违负天地,毒被人鬼,乘此扫荡,易同俯拾。” 明 刘基 《赠杜安道》诗:“拔栅 皖城 犹俯拾,探穴 九江 无险阻。”
(3).屈尊下取。喻俯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胭脂》:“﹝ 臙脂 ﹞心疑 王氏 未暇往,又疑宦裔不肯俯拾。”
俯拾在汉语中主要有两层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指弯腰拾取,强调动作的轻易性。
例:“俯拾落叶”指轻松地弯腰捡起地上的落叶。此义强调动作的便捷,常见于描写自然场景或日常行为。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402页。
表数量极多且极易得到,含“随处可见,毫不费力”之意。
例:
来源:
-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9卷第1184页。
-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中“俯拾即是”的用法解析。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用法注释。
“俯拾”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解析:
俯身拾取
字面指弯腰捡起物品,常见于描述具体动作。例如:
“俯拾”既可用于具体动作描述,也可通过引申表达“易得”“屈尊”等抽象概念,常见于古籍和成语中。若需更多例句或出处细节,可参考、5、10等来源。
傲尔拌和苞罗禀性比热不采长流橱柜出惊刺刺呆人道穷答山打挣得婿如龙第一人豆瓣儿酱斗蛙分崩干犯更筹跟马功能染料瓜分广义关借和銮谼谷鸿汉诙言积阀紧打慢敲酒过军法从事扣刀酷寒亭诔词栗色芒芒煤面没遭磨绵絮黔皁七彩茄科亲吏裘葛热巴讪讦生货神睿首尾刷俐水精宫肆宥趿拉淘淘诬衊响骇巷议街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