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旰的意思、皓旰的详细解释
皓旰的解释
光亮貌。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獠徒云布,武骑雾散,丹旗燿野,戈殳皓旰。”一本作“ 晧旰 ”。
词语分解
- 皓的解释 皓 à 洁白,明亮:皓白。皓齿。皓首穷经。皓月当空。 古同“昊”,昊天。 笔画数:; 部首:白; 笔顺编号:
- 旰的解释 旰 à 晚,天色晚:旰食宵衣(天晚才吃饭,天未亮就穿衣起床,多用以称谀帝王勤劳政事)。 旰 à 〔旰旰〕盛大的样子,如“皓皓旰旰,丹彩煌煌”。 笔画数:; 部首:日;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皓旰”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光明、洁白或明亮的景象。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 字义拆分:“皓”指洁白、明亮(如“皓月”“皓齿”);“旰”原指天色晚,但在“皓旰”中与“皓”组合,强调光亮的状态。
- 整体释义:形容事物明亮耀眼、洁白无瑕,常用于文学描写。
2.出处与用例
- 最早见于三国时期曹植的《七启》:“丹旗燿野,戈殳皓旰”,形容旗帜和兵器的鲜明光亮。
- 南朝谢惠连《雪赋》中“皓旰曒絜之仪”则用其描述雪的洁白与明亮。
3.使用场景
- 多用于诗歌、古文,描绘自然景物(如月光、雪景)或人工造物(如宫殿、器物)的光泽感。
- 现代使用较少,属于书面化、文学化的表达。
4.近义词与关联词
- 近义词:皓洁、皎洁、明澈。
- 关联词:皓白(单纯指颜色)、皓月(特指月亮)。
如需进一步了解“皓”的更多含义(如姓氏、引申义),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辞书。
网络扩展解释二
皓旰的意思
皓旰(hào gàn)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明亮和阴暗连续变化,形容白天和黑夜很快地交替的情景。即日升月落,白昼黑夜的交替变化。
拆分部首和笔画
皓旰的拆分部首是日和日,拆分后的笔画分别是4和4。
来源
皓旰这个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原文是“皓天者,阴阳也;旰者,日月也。”意思是阴阳是天地变化的原因,日月是白天黑夜交替的表象。
繁体
繁体字“皓旰”的写法保持不变,仍然是“皓旰”。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皓旰」这个成语的字形写作「皓旰」或「皋旰」,依据《庄子》与《史记》当中的原文来定。
例句
他整夜未眠,迎接着皓旰的交替。
组词
- 皓月:明亮的月亮
- 皓齿:洁白无瑕的牙齿
近义词
瑞雪和交珠
反义词
一日千里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