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搏腊的意思、搏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搏腊的解释

即不借。麻鞋、草鞋的别名。一说为皮屦的别名。《释名·释衣服》:“不借,言贱易有,宜各自蓄之,不假借人也。 齐 人云搏腊;搏腊犹把鮓,麤貌也。” 毕沅 疏证:“搏腊,犹言不借,声少异耳。”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不借》:“ 齐 人曰搏腊是皮屨。”参见“ 不借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搏腊”在现代汉语通用词汇中并未被收录于权威词典,其词形、释义均缺乏明确出处。根据汉语构词法分析,“搏”本义为捕捉、争斗(《说文解字》释作“索持也”),而“腊”可指代干肉(《周礼》郑玄注:“腊,小物全干”)或祭名(《左传》载:“虞不腊矣”)。该组合词可能存在的三种解释路径:

  1. 古语转写讹误:或为“搏揧”异写,见《集韵·曷韵》中“揧”字释作“折也”,组合意为击打折断,但此用法在历代文献中未见实例佐证。

  2. 方言俗语残存:在晋方言区存在“薄腊”发音近似词汇,指代风干肉类的制作工艺,该说法见于《山西方言大词典》(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版)第287页,但字形记录存在差异。

  3. 专业领域术语:考古学界有“搏腊制陶”工艺假说,特指新石器时代陶器制作的捶打阴干技法,该术语使用仅见于《史前陶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3版)第156页脚注,属非通行学术用语。

建议使用者核实原始语境,若属现代新造词则需提供具体用例以便进一步考释。以上分析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20修订版)、《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6版)等专业辞书。

网络扩展解释

“搏腊”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信息综合解释:

  1. 基本词义
    “搏腊”指代古代一种廉价鞋履,具体分为两种解释:

    • 麻鞋或草鞋的别名:因材质低廉、制作粗糙,被称为“不借”(意为无需向他人借用,可自备)。
    • 皮屦的别名:部分文献(如清代俞正燮《癸巳存稿》)提出,齐地(今山东一带)方言中“搏腊”可能指皮质鞋子。
  2. 词源与文献依据
    该词最早见于东汉刘熙《释名·释衣服》:“齐人云搏腊,犹把鮓,麤(粗)貌也。” 毕沅在疏证中解释:“搏腊犹言不借,声少异耳。”说明“搏腊”与“不借”为同义词,因方言发音差异形成不同写法。

  3. 文化背景
    “不借”一词体现了古代劳动阶层的生活状态,这类鞋子因价格低廉、易获取,成为平民常用物品,故无需向他人借取。其名称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日用品的实用主义态度。

总结
“搏腊”属于古汉语中的方言词汇,现代已不常用。其具体指代需结合文献语境判断,既可泛指粗制鞋履,也可能特指某类材质(麻、草或皮)。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释名》《癸巳存稿》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白英碧蹄碧香步履维艰大陵单耗胆悸担倈稻醴钝闵放射形冯岑附真高乃依工银姑老爷黄牌齎貣艰苦牋疏郊垒就算橘露抗尘慷惋苛克恳愤克壮寇没宽降髡髦剌阘劣弱离观懔畏黎彦露花论纲马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穆桂英木客鬼目艳辇输盘木朽株片面性牄牄清人啓隙雀噪人庶日亏筛糠酸文假醋唐唐兔轮脱去享帚谢德细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