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台館的意思、台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台館的解釋

(1).樓台館閣。 南朝 宋 顔延之 《北使洛》詩:“ 伊 穀 絶津濟,臺館無尺椽。” 隋 江總 《攝山栖霞寺碑》:“嘗於山舍講《無量壽經》,中夜忽見金光照室,光中如有臺館形像。” 唐 姚合 《寄汴州令狐楚相公》詩:“ 梁園 臺館 關 東少,相府旌旗天下尊。”

(2).泛指朝廷官署。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九:“ 韓師樸 元祐 末自 大名 入相,其所引正人端士,徧滿臺館,然不能去一 曾布 。” 明 高明 《琵琶記·書館悲逢》:“比似我做個負義虧心臺館客,到不如守義終身田舍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台館”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兩層含義,結合多個權威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樓台館閣
    指古代建築中的亭台樓閣或豪華建築群,常用于描述園林、寺廟等景觀。例如南朝宋顔延之《北使洛》詩提到“台館無尺椽”,隋代江總在碑文中描述“光中如有台館形像”。

  2. 泛指朝廷官署
    引申為官府機構或朝廷部門,常見于曆史文獻。如宋代朱弁《曲洧舊聞》提到官員“徧滿台館”,明代《琵琶記》中“台館客”代指官員。


二、擴展說明


三、參考資料

以上釋義綜合自漢典、查字典等權威詞典(詳見來源),更多用例可通過曆史文獻進一步查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台館

台館是一個漢字詞,主要指代官方機構、機關部門、使館等相關機構的建築物或地方。拆分部首和筆畫可以分為“台”和“館”,部首分别是“台”和“香”,筆畫分别為5畫和10畫。

來源和繁體

《台館》一詞來源于古代,形成于晉朝。它的原義為“道路上的大屋子”,後來在唐代已經演變為官方機構建築的稱呼,如官署、機關、院落等。在今日繁體字中,“台館”依然保持相同的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台館”字的形狀和現代漢字略有不同,其中“台”字的“台”部分寫作台字底,上面覆蓋另一個台字形,而“館”字的“香”部分則筆畫更為複雜,底部有橫線連接兩側的橫線。

例句

1. *********使館發言人表示,台館将舉行一場重要的會議。

2. 我們正在參觀博物館,接下來将去參觀省政府的台館。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館長、館内、台府、創意館

近義詞:機關、辦公室、機構

反義詞:私立、私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