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俗儒的意思、俗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俗儒的解释

浅陋而迂腐的儒士。和“大儒”、“通儒”相对。《荀子·儒效》:“随其长子,事其便辟,举其上客,亿然若终身之虏而不敢有他志,是俗儒者也。”《汉书·元帝纪》:“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唐 李贺 《五粒小松歌》:“主人壁上铺州图,主人堂前多俗儒。” 清 黄遵宪 《杂感》诗之二:“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纸研。”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俗儒的汉语词典释义

一、核心定义

“俗儒”指学识浅薄、思想迂腐的儒者,特指那些拘泥于经典教条而缺乏真知灼见、脱离现实实践的读书人。《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平庸浅陋、不通世务的儒生”,强调其学问流于表面,未能领悟儒家思想的精髓。

二、特征解析

  1. 拘执礼文,脱离实际

    俗儒机械遵循古代礼制与经典文字,忽视现实需求。如《荀子·儒效》批判其“不知法后王而一制度,不知隆礼义而杀《诗》《书》”,指出其盲目崇古而不懂变通。

  2. 识见浅陋,功利心重

    汉代王充《论衡·问孔》称俗儒“不晓古今,以位为贤”,揭露其混淆权势与学问,将官位等同于学识修养。

三、与“雅儒”“大儒”的对比

儒家传统中,俗儒常与两类儒者对立:

四、历史语境中的批判意义

历代思想家常借批判俗儒倡导真学问: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http://www.cp.com.cn/book/search-1.html
  2. 《荀子·儒效》(中华书局点校本)http://www.zhbc.com.cn/
  3. 王充《论衡·问孔》(国家图书馆藏明刻本)https://www.nlc.cn/
  4. 梁启超《新民说》(收录于《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http://www.zhbc.com.cn/

网络扩展解释

“俗儒”是汉语中的历史词汇,通常指学识浅薄、思想迂腐的儒士,与“大儒”“通儒”形成对比。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核心含义
    指学识浅薄、思想迂腐的儒士,尤其指那些拘泥于表面形式、缺乏真知灼见的读书人。

  2. 反义词与近义词

    • 反义词:大儒、通儒(指学识渊博、思想通达的儒者)
    • 近义词:陋儒(同样表示浅陋的儒士)。

二、历史背景与文献用例

  1. 儒家经典中的批判

    • 《荀子·儒效》将俗儒描述为“终身之虏而不敢有他志”,批评他们盲从权贵、缺乏独立思想。
    • 《汉书·元帝纪》称其“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点明他们脱离现实、盲目崇古的弊病。
  2. 后世文人的引用

    • 唐代李贺在《五粒小松歌》中讽刺“主人堂前多俗儒”,暗喻权贵门客的庸俗迂腐。
    • 清代黄遵宪、明代李贽等学者也多次批判俗儒“穿凿附会”“文过饰非”的行为。

三、深层特征

  1. 思想局限
    俗儒往往机械遵循经典教条,缺乏对儒家“仁、义、礼、智”核心价值的实践,仅追求形式化的礼教。

  2. 功利倾向
    部分俗儒热衷名利,如《后汉书》提到他们“憙非毁俗儒”,反映其攀附权势、排斥异己的世俗化表现。


四、现代视角

当代语境中,“俗儒”可用于形容教条主义或脱离实际的知识分子。例如李贽批判的“以经书文过饰非”现象,与现代社会某些学术功利化问题仍有相似性。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荀子》《汉书》等原典,或参考沪江词典、查字典等工具书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鞭着词境粗衣淡饭达郁瞪视调膳放大机飞舞蜂目豺声凤跃夫负妻戴府尹隔硋给捷官监佹佹锅脐灰孤掌难鸣好羞洪私翬甍秽穴吉莫靴禁陌讥谈军校举止言谈慷慨陈词快人快性昆圃枯松烂板老实老拙了饮乱臣贼子芒昧徾徾渑池会呶嚷粘滑齧齿宁神庀材辟拂青墪青远侵虞嚷骂人头慎固石盏水量梳剃夙兴夜寐挺触土埂途水无计可奈小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