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敕牒的意思、敕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敕牒的解释

(1).诏书的一种。《新唐书·百官志二》:“凡王言之制有七:一曰册书,立皇后、皇太子,封诸王,临轩册命则用之……七曰敕牒,随事承制,不易於旧则用之。”

(2).授官的文书,委任状。《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旧制,吏部给告身,先责其人输朱胶綾轴钱。丧乱以来,贫者但受敕牒,多不取告身。” 胡三省 注:“受敕牒以照验供职,苟得一时之禄利;告身,无其钱则不及取矣。”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敕牒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方文书,其含义和用途在不同朝代有所演变,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

一、作为诏令文书

  1. 功能与权威性
    敕牒属于皇帝诏令类文书,用于处理国家重大事务,如法律命令、赏罚封赠等。宋代将其作为发布政令的常用文书,与御札并列。

  2. 历史演变

    • 隋唐时期:敕牒由门下省政事堂草拟,经中书舍人审核后颁布,主要用于临时性政令或沿用旧制的事务。
    • 宋元时期:沿用此文书形式,成为常规行政命令载体。

二、作为授官凭证

  1. 委任职能
    敕牒也作为官员的任命文书(委任状)。唐代吏部通过敕牒授予官职,尤其在战乱时期,贫者常以敕牒代替正式告身(任命状)。

  2. 实例佐证
    如《资治通鉴》记载,后唐官员因经济困难仅领取敕牒作为任职凭证;《初刻拍案惊奇》中,敕牒作为案件物证出现,体现其法律效力。

敕牒兼具政令传达与官职授予的双重功能,其形式与用途随朝代更迭而变化。需结合具体历史背景理解其内涵。更多细节可参考故宫博物院及汉典的权威解释。

网络扩展解释二

敕牒这个词的意思是指皇帝或官方机构所下达的命令、通告等文书。下面是有关敕牒的一些信息: 1. 拆分部首和笔画:敕牒这个词可以拆分成敕(示字边,元部)和牒(片字边,牛部),共有14个笔画。 2. 来源:敕牒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的官方文书中,作为皇帝或官方机构用来发布命令或通告的一种方式。 3. 繁体:敕牒的繁体字为「敕牒」。 4.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中,敕牒的写法可能会有些不同。但总体上,敕牒这个词使用的字形与现代基本一致。 5. 例句:一个例句可以是「皇上发布了一道敕牒,下令全国停止施工」。 6. 组词:敕牒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成不同的词组,比如「敕牒上书」、「敕牒文书」等。 7. 近义词:敕牒的近义词有「命令书函」、「公告文件」等。 8. 反义词:敕牒的反义词可能是「请求书函」、「询问文件」等。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