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ek] 寻求
搜求验方
寻找;寻求。《后汉书·王充传》“箸《论衡》八十五篇,二十餘万言” 李贤 注引 晋 葛洪 《抱朴子》:“时人嫌 蔡邕 得异书,或搜求其帐中隐处,果得《论衡》,抱数卷持去。” 唐 薛逢 《开元后乐》诗:“中原骏马搜求尽,沙苑年来草又芳。” 明 李开先 《一笑散·夺泥燕口》曲:“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十》:“张着含冤的眼睛,向世界搜求公道。”
搜求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如下:
搜求(sōu qiú)指刻意、仔细地寻找或寻求,强调通过主动搜寻获取所需事物。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238页。
构词解析: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21年,第6卷,第102页。
词性特征:
作为及物动词,后接具体对象(如文献、物品、人才等),常见于书面语及正式语境。
典型搭配:
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年,第1241页。
语义侧重:
区别于普通“寻找”,更强调目的性、系统性和持久性,如:
“搜求天下遗书,以补馆阁之缺。”(《宋史·艺文志》)
词语 | 核心差异 | 示例 |
---|---|---|
搜求 | 强调主动、系统性探索 | 搜求民间秘方 |
搜集 | 侧重汇集已有事物 | 搜集邮票 |
搜寻 | 突出“查找”动作,范围更广 | 搜寻失踪人员 |
探求 | 侧重深层规律或真理 | 探求科学原理 |
来源:《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289页。
“搜求”是一个动词,指通过主动、有目的地搜寻、探求或寻找某事物。其核心含义包含两个层面:
“搜”的层面
强调行动上的细致查找,如翻查资料、实地探查、系统检索等,带有一定的覆盖性和深入性。例如:“他在古籍中搜求历史证据。”
“求”的层面
侧重目的性,即为了获得特定信息、物品或答案而行动。例如:“科学家搜求外星生命存在的线索。”
常见使用场景
近义词:搜集、探寻、寻觅
反义词:放弃、忽视、放任
伴大夜班师得胜长生迟迟虫鹤初等小学淳醨篡立大伯爷大秋达思奠立点抹电闼电信局翻个儿发议風流博浪感音高当铺贯气海澳河身贿赂公行湖南省贱皮子角鬭叫战金库九惠蠲豁军国民主义拘俗守常赖皮赖骨磊瑰不羁儡儡连绵鳞萃比栉龙鸾鹿田马店密密寂寂民道目揖虐戾贫落秋木酋望神龛子摔跤子私市贪馋纨绔子弟威吓遐睠相厄乡原闲阑嬉敖小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