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鸿仪的意思、鸿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鸿仪的解释

(1).《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孔颖达 疏:“处高而能不以位自累,则其羽可用为物之仪表,可贵可法也。”后以“鸿仪”比喻官位。《隋书·隐逸传·崔赜》:“谬齿鸿仪,虚班驥皁。”

(2).盛大的典仪。 宋 秦观 《代贺兴龙节表》:“令节载逢,鸿仪斯举。” 明 张居正 《归政乞休疏》:“今赖天地祖宗洪佑,中外安寧,大礼大婚,耕耤陵祀,鸿仪鉅典,一一修举。”《清史稿·礼志一》:“自 虞 廷修五体,兵休刑措,天秩虽简,鸿仪实容。”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鸿仪”是一个源自古代经典的汉语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几个层面解析:

  1. 本义与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易经·渐卦》“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本指鸿雁的羽毛可作为仪饰,象征吉祥。后引申为对他人风采的赞美,如《隋书》中“谬齿鸿仪,虚班骥皂”即以“鸿仪”喻指高贵的仪态。

  2. 比喻官位或高位
    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解读为“处高而能不以位自累”,故“鸿仪”被用来比喻显赫的官位或地位。例如《隋书·隐逸传》以“鸿仪”代指官职。

  3. 盛大的典仪
    宋明文献中多指隆重的礼仪活动,如秦观《代贺兴龙节表》中“令节载逢,鸿仪斯举”,张居正亦用其形容国家大典。《清史稿》中“鸿仪”更被用于描述皇家礼仪。

  4. 社交场景的延伸用法
    在近现代语境中,偶见以“鸿仪”作为对他人馈赠的雅称,例如谢辞中“鸿仪敬谢,云情铭感”,但此用法相对少见。

“鸿仪”核心含义围绕“高位仪态”与“盛大礼仪”展开,兼具象征性与实用性,体现了古代汉语中自然意象与人文礼制的融合。

网络扩展解释二

鸿仪的意思及拆分部首和笔画

《鸿仪》一词,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拆分部首为鸟和示,其中"鸟"为鸟类的意思,"示"为神像、表现的意思。该词的总笔画为14,其中"鸟"字的笔画为10,"示"字的笔画为4。

鸿仪的来源

《鸿仪》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左传·僖公十三年》: "[周子骞]乃简诸[庶士]大夫奉礼而至,龙钟鸣鸾,鸿钟于斯。” 这里的“鸿钟”是指庄重的钟声。

鸿仪的繁体

《鸿仪》的繁体字为「鴻儀」。

鸿仪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

在古汉字写法中,鸿仪的写法稍有不同。其中的"仪"字在古代会写作"禮",意为祭祀、礼仪;"钟"字也有写作"鍾"的形式。

鸿仪的例句

1. 他身上所散发出的庄重和威严,真正展示了一种正统的鸿仪之气。

2. 形式虽然繁复,但鸿仪的宴会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刻。

鸿仪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鸿仪盛典、鸿仪殿、鸿仪之典

近义词:盛大、庄重

反义词:粗俗、破坏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