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木砻的意思、木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木砻的解释

磨谷去壳之器具,以坚木凿齿为之,形状略似磨。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攻稻》:“凡礱有二种:一用木为之,截木尺许,斲合成大磨形,两扇皆凿纵横斜齿,下合植笋穿贯,上合,空中受穀。木礱攻米二千餘石,其身乃尽。”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木砻(mù lóng)是中国传统农具中用于谷物脱壳的一种器械,其名称由“木”与“砻”二字构成:

核心释义

木砻是一种以木材为主要框架、配以黏土或竹齿制成的碾磨装置,通过人力或畜力驱动上下磨盘旋转,利用摩擦力剥离稻谷、粟等作物的外壳,使其变为糙米或糙粟。其功能介于“碾”(破碎)与“磨”(粉化)之间,核心目的是脱壳而非粉碎。


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

  1. 结构分层
    • 上盘(砻盘):木质圆盘嵌入黏土齿或竹齿,可旋转;
    • 下盘(砻座):固定底座,表面设凹槽导流谷物;
    • 传动轴:连接摇柄,带动上盘转动。
  2. 工作流程

    谷物从顶部孔洞注入,通过上下盘齿的挤压摩擦脱去外壳,分离后的米粒与糠秕从边缘排出,再经风车或簸箕筛分。


历史记载与典籍佐证


文化意义与演变

木砻作为农耕文明的重要发明,体现了古代对谷物加工的精细化需求。随着20世纪机械碾米机的普及,木砻逐渐退出实用领域,但仍在部分农村民俗活动(如传统米食制作)及农具博物馆中作为文化遗产留存。


参考资料来源:

  1. 汉典“砻”字释义(www.zdic.net/hans/砻
  2.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中国农业出版社)
  3. 宋应星《天工开物》明刻本影印版(国家图书馆数据库)
  4. 王祯《王祯农书》元刻本复原图(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

网络扩展解释

“木砻”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该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方向:


一、作为农具的含义(主流解释)

木砻是中国古代用于稻谷脱壳的传统农具,结构与功能类似石磨,但以木材为主要材质。其特点包括:

  1. 结构与材质
    • 由上下两扇木盘组成,表面凿有纵横交错的木齿,通过旋转摩擦使稻壳分离。
    • 主体通常用坚硬木材(如杉木)制成,内部嵌有竹片或木片以增强摩擦力。
  2. 用途与历史
    • 主要用于去除稻谷外壳,获取糙米。据明代《天工开物》记载,木砻可加工稻米达两千余石后磨损殆尽。
    • 近代逐渐被碾米机取代,现多见于民俗博物馆或文献记载。

例句:

“旧时砻坊用木砻代客脱壳,收取加工费。”


二、作为形容词的罕见用法

部分资料(如)提到“木砻”可形容人“愚笨迟钝”,但此用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与方言或特定语境相关。建议优先采用农具释义,若需文学比喻,需结合上下文谨慎使用。


“木砻”更常见的含义是传统脱壳农具,其结构与功能反映了古代农业智慧。如需深入考据,可参考《天工开物》及地方志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鞍子局板人般输标悬碧泪筚门闺窬惨祸称量吃不清闯事出门子辍止祷念登陇登能电讯稿乏短凤鸣鹤唳風雲變態鬼狐尤鬼教汉傅后摆滑台蹇蹇诫勖鲸溪九世仇就涂磕头的昆腔乐成量程良游鳞鼠留意拢家禄命麦雨破空起轿轻于鸿毛嶔崎奇谈怪论蠕动如虎添翼傻登登上陵神隐硕虑熟田鼠穴台辅殄悴天庾退滩驝驼亡魂丧魄纤萝细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