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肃景的意思、肃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肃景的解释

指秋景。秋气肃杀,故称。 晋 陶潜 《和郭主簿》之二:“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肃景”是一个具有古典文学色彩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秋季的景色,蕴含着清冷、萧瑟、高远、庄严的意境。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工具书和古典文献的详细解释:

  1. 本义解析:

    • 肃: 本义指“恭敬”、“庄重”,引申为“清冷”、“萧瑟”、“严正”。在描述季节时,特指秋天。古人认为秋天气候转凉,草木凋零,天地间呈现一种收敛、肃杀之气,故称“秋”为“肃秋”或直接用“肃”指代秋天。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对“肃”的释义。
    • 景: 本义指“日光”,引申为“风景”、“景色”、“景象”。
    • 合义: “肃景”即“秋天的景色”,着重强调秋天特有的那种清冷、高远、略带萧瑟、庄严肃穆的自然景象和氛围。来源:《辞源》(商务印书馆)对“景”的释义及古典诗文用例归纳。
  2. 引申义与意境:

    • 除了指具体的秋日风光,“肃景”在文学作品中常承载更深的意境:
      • 清冷高远: 描绘秋空的高爽、空气的清凉、月色的澄澈等。例如,秋夜的月光可称“肃景”。
      • 萧瑟凋零: 反映草木摇落、万物凋敝的景象,带有淡淡的感伤或时光流逝的喟叹。
      • 庄严静穆: 秋天收获后的空旷田野、霜降后的山林,常给人一种庄严、肃穆、宁静之感。
      • 时序象征: 作为秋天的代称,象征着季节的转换和时间的流逝。来源:王力《古代汉语》中对古典诗词意象的分析;袁行霈《中国文学史》中对诗歌意境的论述。
  3. 用法与搭配:

    • “肃景”主要用于书面语,尤其是古典诗词、散文或具有典雅风格的现代文中。
    • 常与描绘秋天特征的词语搭配出现,如:
      • 形容状态:肃景澄秋(秋景清朗)、肃景凄冷(秋景凄凉寒冷)。
      • 点明时间:值此肃景(正当此秋日)。
      • 作为主语或宾语:肃景入目(秋景映入眼帘)、欣赏肃景(欣赏秋景)。
    • 来源:历代诗词文集(如《全唐诗》、《全宋词》)中的用例总结;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对书面语词汇的收录。

“肃景”是一个典雅凝练的词汇,专指秋季的景色,其核心在于传达秋天特有的清冷、萧瑟、高远、庄严的意境和氛围。它源于古汉语对季节特征的精准把握和诗意表达,至今仍用于需要体现古典韵味或描绘特定秋日氛围的书面语境中。

网络扩展解释

“肃景”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一、指秋景(常见释义)

  1. 基本含义:
    由“肃”与“景”组合而成,字面意为“肃杀的秋景”。因秋季气候萧瑟、万物凋零,故以“肃”形容其清冷、庄重的氛围。

  2. 文学出处:
    晋代陶潜《和郭主簿》中“天高肃景澈”一句,即描绘秋日天空高远、景象清朗的景象。


二、形容庄严肃穆的景色(引申义)

  1. 场景描述:
    作为成语使用时,“肃”指庄严肃穆,“景”指景色,合称可形容宫殿、寺庙、陵墓等庄严场合的景观。

  2. 文化关联:
    部分资料提到,此词与汉代宫廷建筑的风格相关,强调建筑与自然景致融合的肃穆感。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古籍《陶渊明集》或汉代建筑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跋録班部保绥波累拆袜线谗言处中次蟗徂背麤枝大叶定更斗士芬芳馥郁浮绛绋絻负檐附奏刮劘祼荐关禁寒春含水黄旗紫盖呼唤胡孙藤胡天胡帝校阅竟世进盥晋授纠折枯查眉语渺无影踪冥报眯睎陪顿潜琘起锚宂肤柔远怀迩色养羶荤省阅神县诗格束带结发束桂斯文人随葫芦打汤啼呼屯弁丸丹万丈高楼平地起纬俗汙闻祥佑象制霞缛云絪醯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