绋絻的意思、绋絻的详细解释
绋絻的解释
亦作“ 紼冕 ”。古代礼服。也借指高官显位。紼,通“ 芾 ”。《逸周书·命训》:“以紼絻当天之福,以斧鉞当天之祸。” 三国 魏 曹植 《文帝诔》:“紼冕崇丽,衡紞维新。” 宋 苏舜钦 《浩然堂记》:“ 曾君 将之 杭 官,旅於 苏 ,尝登于 沧浪 之亭,览景四顾,慨然有弃紼冕相从之意,予始未以其言为信也。”
词语分解
- 绋的解释 绋 (紼) ú 古代出殡时拉棺材用的大绳:执绋(送殡)。 绳索。 古同“绂”,系印的丝带。 笔画数:; 部首:纟; 笔顺编号:
- 絻的解释 絻 ǎ 古同“冕”。 絻 è 古代吊丧时去冠,用布包裹发髻:“使太子絻。” 吊丧的人所执的绋。 絻 á 连。 絻 à 牵引船的绳索。 笔画数:; 部首:糹;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您查询的词语“绋絻”在目前提供的搜索结果中未找到相关解释。暂时无法为您提供详细释义。建议:
- 确认词语书写是否正确,可能存在生僻或古汉语用法
- 提供更多上下文信息(如出处文献)
- 可尝试查询《汉语大词典》《说文解字》等专业辞书
当前可查到的类似古汉语词汇如“踾踧”(音fú cù),意为声音急促激烈状,出自《长笛赋》。若您需要其他古汉语词汇解析,可补充说明具体词语。
网络扩展解释二
绋絻(fú zān)是一个汉字词语,主要表示绳索或者线绳的意思。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纟”和“云”,其中“纟”表示丝线的意思,是一个常见的部首,而“云”则表示绳索的形状。绋絻的笔画数目为12,比较繁琐。
《绋絻》这个词来源于古代的汉字演变,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典文献《说文解字》,但在那个时候的写法可能与现在有所不同。古代的汉字写法不同于现代,字形比较古朴,演变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书法风格。《绋絻》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都是“絻”。它们的意思和用法也是完全一致的。
以下是关于《绋絻》这个词的一些例句:
1. 他用绋絻把木板牢牢地绑在了一起。
2. 她技术娴熟地将绋絻打结,使得绳索更加结实。
3. 这根绋絻非常坚固,可以用来拉动重物。
与《绋絻》相关的组词包括:绳索、绳结、绑绳等。这些词语都与绋絻的意思和用法有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绋絻这个词。
近义词和反义词方面,与绋絻相近意思的词语有:绳、线、缆绳等;相反意思的词语可能没有具体的对应词,但与绋絻相反的概念可以是“松散”、“解开”等。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