麤枝大叶的意思、麤枝大叶的详细解释
麤枝大叶的解释
谓文字或话语简略概括。《朱子语类》卷七八:“《书序》恐不是 孔安国 做。 汉 文麤枝大叶,今《书序》细腻,只似 六朝 时文字。” 宋 谢枋得 《文章轨范·放胆文(一)》:“此集皆麤枝大叶之文。” 清 小巢居阁主 《<十洲春语>序》:“麤枝大叶,独具天真。”
词语分解
- 麤的解释 麤 ū 同“粗”。 笔画数:; 部首:鹿; 笔顺编号:
- 叶的解释 叶 (葉) è 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树叶。菜叶。叶子。叶落归根。一叶知秋。一叶蔽目(喻目光短浅,常被眼前细小事物所遮蔽,看不到远处、大处。亦称“一叶障目”)。 像叶子的:铁叶。百叶窗。 同“页”。 世
网络扩展解释
以下是关于“麤枝大叶”的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 本义:指文字或话语简略概括,不注重细节。例如《朱子语类》中提到“汉文麤枝大叶”,形容汉代文章风格简略。
- 现代用法:现多引申为做事粗糙、马虎,缺乏细致性。例如“工作粗枝大叶容易出错”。
2.词源与演变
- “麤”是“粗”的异体字,因此“麤枝大叶”与“粗枝大叶”为同一成语的不同写法。早期用于描述文字风格(如汉代文章),后逐渐泛化为对行为态度的批评。
3.典型示例
- 宋代谢枋得在《文章轨范》中评价文章“此集皆麤枝大叶之文”,强调简练的文风。
- 朱熹对比汉代与六朝文字,指出“汉文粗枝大叶,今《书序》细腻”。
4.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粗心大意、敷衍了事(多指贬义用法)。
- 反义词:细致入微、精益求精。
5.注意项
- 在古籍或正式文本中可能写作“麤枝大叶”,现代通用“粗枝大叶”。
- 需根据语境区分褒贬:描述简略风格时偏中性,指马虎时则为贬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用例或不同语境,可查看来源网页中的完整文献引用。
网络扩展解释二
麤枝大叶这个词的意思是指植物的枝干粗壮,叶子较大的特征。下面将分别介绍其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请参考以下内容:
拆分部首和笔画:
- 麤(cu):从麦字旁(麦字的左侧)开始写,一共11笔;
- 枝(zhi):从木字旁(木字的中间)开始写,一共8笔;
- 大(da):从人字旁(人字的上部)开始写,一共3笔;
- 叶(ye):从口字旁(口字的左侧)开始写,一共8笔。
来源:
麤枝大叶这个词的来源是因为描述了植物的特征,特指枝干粗壮,叶子较大。
繁体:
麤枝大葉是麤枝大叶的繁体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古时候的汉字写法,麤可以写作粗,枝可以写作梔或者之,大可以写作太或者大,叶可以写作葉。
例句:
这棵树的麤枝大叶,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茂盛。
组词:
麤木、枝条、大树、叶子。
近义词:
粗壮的枝叶。
反义词:
纤细的枝叶。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