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保绥的意思、保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保绥的解释

(1).安适,安宁。 汉 张衡 《南都赋》:“於其宫室则有园庐旧宅,隆崇崔嵬,御房穆以华丽,连阁焕其相徽,圣皇之所逍遥,灵祇之所保绥。”

(2).使得到保全,获得安定。《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赖 武王 神武,拯兹难於四方,惟清区夏,以保绥我宗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保绥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词汇,其核心含义为保护、安抚,使获得安定。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常用于描述通过维护与抚慰的手段,使国家、百姓或特定对象免受动荡,处于平稳状态。以下从权威辞书与古籍用例角度进行详细阐释:


一、核心释义

根据《汉语大词典》的权威解释,“保绥”指“保护安抚;保全安定”,强调通过积极措施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其构成中:


二、应用场景与古籍例证

  1. 政治军事领域

    指统治者或将领通过治理与防御手段维护疆土稳定。例如: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保绥宗庙,镇安社稷。”

    此处指曹操护卫皇室、安定国家之举,体现对政权存续的保障。

  2. 民生治理领域

    强调对百姓生活的庇护与秩序维持。如:

    《盐铁论·备胡》:

    “保绥百姓,怀来四夷。”

    指通过政策使民众安居,同时安抚周边部族,达成内外和谐。


三、语义辨析

与近义词“保卫”“安抚”相比,“保绥”更侧重动态的治理过程,即通过持续性的保护与怀柔政策实现整体安定,常见于描述宏观治理成效的语境。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许慎. 《说文解字》[M]. 中华书局, 1963.
  3. 陈寿. 《三国志》[M]. 中华书局, 2006.
  4. 桓宽. 《盐铁论》[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网络扩展解释

“保绥”是一个文言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安适、安宁:指事物处于稳定、平状态。如汉张衡《南都赋》中“灵祇之所保绥”,描述神灵护佑下的安宁。
  2. 保全安定:通过行动使事物得到保护并维持稳定。《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提到“保绥我宗庙”,即通过武力维护宗庙安定。

二、词源与结构

三、经典用例

  1. 文学语境:张衡《南都赋》用“保绥”形容宫室在神灵护佑下的祥和。
  2. 历史文献:《三国志》记载曹丕以“保绥”强调对宗庙的守护。

四、现代应用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罕用,主要见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化语境(如历史小说、学术论文)。其近义词包括“安绥”“镇绥”,反义词如“动荡”“离乱”。

建议:若需深入探究,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词典》相关条目。

别人正在浏览...

暗唱按捺比干捕掳阊阖存款忖沙鹾课单挂号丹志彫衰定所帝勋第一产业洞精废寝忘餐坟场风磴锋鍉風景感官扞制公诚桧柏桂心寒山子洪威花本衚衕嘑蹴角鹿金襕矜宥忌忍蓝灰色裂文灵祠捋袖揎拳毛族明两炮架朋坐族诛签堤庆期任数锐意弱思三耳三刻三生愿扫地无遗赡笔私盐宿雨餐风抬敬凸面镜蛙鼓显命邪人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