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束带结发的意思、束带结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束带结发的解释

束系衣带,挽起发髻。谓出仕。 唐 韩愈 《争臣论》:“庶巖穴之士闻而慕之,束带结髮,愿进於闕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束带结发"是由"束带"和"结发"两个古代礼仪动作组成的复合词,在汉语词典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

一、词源解析

  1. 束带:指整理腰带,象征端正仪表。《汉语大词典》解释为"整饰衣带,表示端庄"。古代官员朝会时需"束带立朝",如《论语·公冶长》载"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
  2. 结发:原指男女成年礼,男子加冠束发,女子及笄绾髻。《礼记·内则》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后引申为婚姻结合之意。

二、复合词义 该词组合后特指两种礼仪场景:

  1. 成人仪式:指男子行冠礼时既要束腰带又要结发髻的完整仪轨,如《新唐书·礼乐志》记载的"束带结发,三加弥尊"。
  2. 婚俗礼仪:象征新人正式结为夫妇,《乐府诗集·古辞》有"结发同枕席"的描述,唐代婚仪中新郎需完成"束带结缨"的步骤。

三、文化延伸 该词在文学作品中常被用作典故,如李白《别内赴征》"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既指成年又暗喻婚姻状态。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形容端庄仪态或代指原配夫妻关系。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 《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 《新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乐府诗集》卷三十八 《唐代婚姻礼俗考》文史哲出版社 《李太白全集》卷十五

网络扩展解释

“束带结发”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释:

  1. 基本释义
    该成语字面指“束系衣带,挽起发髻”,实际引申为准备出仕为官的象征。古代男子成年后通过整理衣冠、束发等仪容动作,表达对仕途的郑重态度。

  2. 出处与背景
    源自唐代韩愈《争臣论》:“庶岩穴之士闻而慕之,束带结发,愿进于阙下。”,意为隐士听闻贤臣事迹后,整理仪容准备入朝为官。

  3. 读音注意

    • “结”读作jié(非“结果”的jiē)
    • “发”读作fà(指“头发”,非“发展”的fā)
  4. 用法与结构

    • 语法功能:作谓语、定语,属书面语。
    • 成语结构:联合式(ABCD型),中性色彩,多用于描述古代士人出仕前的仪态。
  5. 现代应用
    现今多用于文学作品或历史描述中,体现对古代礼仪文化的追溯,口语中使用较少。

提示:若需进一步了解韩愈原文语境,可参考、6、9的《争臣论》相关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包船冰槊不知天高地厚长利搀行夺市侈务池鱼祸醇雅春作出性大明法度大水独脚腿范镕非怨飞矰奉引感遇根插沟洫观戏鬼斧工国祀寒鸟汗颜号召宏观世界砉騞谏果骄饵结幕进谗警觉酒疯九莲灯鞠凶馈赆老夫緑衣郎眉飞目舞面谕明聪闹酸款劈泻橪枣绳头神巧十守殊涂同致題名會筳篿头骨往由顽肉玩意账畏附嵬崫襄事泄用新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