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快完的时候。《后汉书·王允传》:“自岁末以来,太阳不照。”《晋书·郭璞传》:“往年岁末,太白蚀月。”
"岁末"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一年的末尾,即农历或公历年份的最后阶段。以下从权威词典角度分层解释其详细含义及文化内涵:
时间指向
指一年即将结束的时段,通常对应农历腊月(十二月)或公历12月下旬至除夕。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245页。
构词解析
来源:汉典网《汉字源流》岁字解析
二字组合强调时间周期的终点位置。
传统节庆关联
岁末与春节习俗紧密相连,是扫尘、祭祖、备年货的集中期,承载辞旧迎新的文化意义。
来源:《中国民俗文化大观》(中华书局,2010年)第287页。
文学意象特征
在古诗文中常象征时光流逝的怅惘(如"岁暮阴阳催短景"——杜甫《阁夜》),或寄托新年希冀。
来源:《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九,中华书局,1960年。
时期 | 典型用例 | 语境差异 |
---|---|---|
古代文献 | "岁末饥寒,无以自存"(《后汉书》) | 多表生计艰难或气候特征 |
现代语境 | "岁末促销""岁末总结" | 侧重时间节点与经济/社会活动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明确标注"岁末"为偏正结构名词,释义:"一年的末尾"(2002年版,第1462页)。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收录"岁杪"(同"岁末")词条,引《晋书·食货志》佐证其历史用法(1997年版,第5卷,第101页)。
"年末"为中性时间表述;"岁末"更具文学性与传统色彩,常见于书面语及文化语境。
岁末包含除夕前数日,除夕特指岁末最后一天夜晚。
(注:部分古籍来源因无公开电子资源未附链接,纸质文献标注版本信息供查证。)
“岁末”指一年即将结束的时期,通常有以下几层含义和用法:
“岁末”指一年的末尾阶段,多指农历腊月(十二月)或公历12月,表示年底临近结束的时段。其核心意义是时间上的终点,常用于总结过去、迎接新年,如“岁末清仓”“岁末感恩”等场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参考《后汉书》《晋书》等文献来源。
抱打不平八郤笔画昌言无忌赤縺蛇赤手空拳崇坟传书鸽醇温触途大红大绿倒着斗牛宫遁舍耳闻眼睹仿宋本奉璧風類風狀干净利索甘腝冠玉寒素华清池饯泪家务活近便迥出妓衣镌诋局足老成持重廉倨六寝溜索没空扪膝盼盼茶茶培风剽获巧薄跷毬气劲裘冕铨引缺嘴肉用牛三徽三颂上贰神威水底纳瓜通背拳桐宫抆饰勿勿现代汉语小妇人晓信下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