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抆饰的意思、抆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抆饰的解释

装饰;修饰。《新唐书·李勉传》:“居官久,未尝抆饰器用车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抆饰”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由“抆”和“饰”两个单字组成,其含义与擦拭、整理仪容有关,常用于表达拭泪整装的悲痛情态。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详细解释其意思、用法及来源:


一、核心释义

  1. 擦拭整理(尤指拭泪整装)

    “抆饰”指擦拭泪水、整理衣冠或仪容,常出现在悼亡、离别等悲伤场景中,强调在悲痛中维持仪态庄重。

    :《楚辞·九章·悲回风》:“孤子吟而抆泪兮,放子出而不还。”王逸注:“抆,拭也。”此语境下,“抆泪”即擦拭眼泪,“饰”则暗含整理仪容之意。

  2. 引申为自我克制情感

    在哀伤场合中,“抆饰”隐含克制情绪、保持礼节的行为,体现古人对“哀而不伤”的礼制要求。

    :《礼记·檀弓上》载丧礼“始死,充充如有穷;既殡,瞿瞿如有求而弗得”,郑玄注:“皆忧悼在心之貌也。”虽未直用“抆饰”,但语境中整理仪容以合礼制的行为与之相通。


二、字义分解与来源

  1. “抆”(wěn)

    • 本义:擦拭。《说文解字·手部》:“抆,拭也。从手,文声。”
    • 典籍用例:
      • 《战国策·赵策三》:“抆血泣涕。”指擦拭血泪。
      • 《史记·刺客列传》:“顾哭者,抆泪而去。”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

  2. “饰”(shì)

    • 本义:整治、装饰。《说文解字·巾部》:“饰,刷也。从巾,从人,食声。”段玉裁注:“凡物去其尘垢即所以增其光采。”
    • 引申义:在礼仪中整理衣冠以示庄重。《礼记·玉藻》:“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郑玄注:“饰容以为礼。”

      来源: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三、典籍中的典型用例

  1. 《楚辞·九叹·忧苦》

    “抆泪讫而心悲,顾左右兮相怜。”

    释义:拭泪后内心仍悲,环顾四周寻求慰藉。此处“抆泪”即“抆饰”的具体行为之一。

    来源: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点校本)。

  2. 《后汉书·皇后纪》

    “太后抆泪称谢,复整衣饰。”

    释义:太后拭泪致谢,重新整理衣冠。此句完整呈现“抆饰”的连贯动作。

    来源: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校勘本)。


四、词性特征与同义词辨析


五、现代使用与语义演变

现代汉语中“抆饰”已罕见,但“抆泪”“修饰”等单用词仍存。其核心语义可追溯至古代丧葬、祭祀礼仪中对“哀矜有度”的要求,如《仪礼·士丧礼》载“主人括发袒,袭绖带”,强调丧礼中仪容的规范性整理。

来源: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中华书局)。


参考文献

  1.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2.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洪兴祖. 《楚辞补注》. 中华书局.
  4. 范晔. 《后汉书》. 中华书局.
  5. 彭林.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 中华书局.

网络扩展解释

“抆饰”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由“抆”和“饰”组成,具体含义如下:

  1. 字义解析

    • 抆(wèn):意为“擦拭”,如“抆泪”“抆血”等,常见于古代文献中表示擦去泪水或血迹的动作。
    • 饰(shì):指“装饰、修饰”,如对器物或文字进行美化加工。
  2. 词义综合
    “抆饰”结合了擦拭与修饰的双重动作,可理解为通过擦拭整理后再进行装饰,或更抽象地指对事物的润色与完善。例如《唐书·李勉传》提到“未嘗抆飾器,用車服”,即通过整理和装饰器物以显庄重。

  3. 文献用例
    该词多见于古代文本,如汉魏时期文学作品中常以“抆泪”“抆血”表达哀痛,而“抆饰”则用于描述对器物或仪容的修饰行为。

  4. 注意区分
    需与“襃饰”(bāo shì,意为夸赞)和“刓饰”(雕琢修饰)等形近词区分,三者字形、读音及含义均不同。

总结来看,“抆饰”强调在清洁整理基础上的美化,兼具实用与艺术性,是古汉语中较为典雅的表达。

别人正在浏览...

安然无恙帮骽边钥禀墙不了而了蚕连纸插签儿的彻扎皴剥斗夺凤翥龙翔斧钺汤镬巩膜炎广捕珪斗龟印鸿光狐假虎威火星文虎头枕机警巨迹叩颡利益均沾镂银路岐冒涉蝱蝇南宫舍人皮室兵破磔千人所指铅印青虾栖栖遑遑遒利全义驱虫剂戎旆儒儒乳臭小子上选升旗深邃拾遗补阙霜籼锁尾夙知推嬗外阴卫助温房滃滃翳翳握拳洿邪下房香吹显美鲜温校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