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装饰;修饰。《新唐书·李勉传》:“居官久,未尝抆饰器用车服。”
“抆饰”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由“抆”和“饰”组成,具体含义如下:
字义解析
词义综合
“抆饰”结合了擦拭与修饰的双重动作,可理解为通过擦拭整理后再进行装饰,或更抽象地指对事物的润色与完善。例如《唐书·李勉传》提到“未嘗抆飾器,用車服”,即通过整理和装饰器物以显庄重。
文献用例
该词多见于古代文本,如汉魏时期文学作品中常以“抆泪”“抆血”表达哀痛,而“抆饰”则用于描述对器物或仪容的修饰行为。
注意区分
需与“襃饰”(bāo shì,意为夸赞)和“刓饰”(雕琢修饰)等形近词区分,三者字形、读音及含义均不同。
总结来看,“抆饰”强调在清洁整理基础上的美化,兼具实用与艺术性,是古汉语中较为典雅的表达。
抆饰是一个汉字词语,是由“手”部首和“他”部首组成的。具体拆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边部分是“手”部首,右边部分是“他”部首。在笔画方面,它一共有8画。
“抆饰”的来源不太明确,但是它是一个古老的汉字。在古代,汉字的发展很多都是从形象到抽象的转化过程,所以可能它最初代表的是某种手部动作和相关的装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义项逐渐扩展,不再仅限于具体的手部行为和装饰。
在繁体字中,“抆饰”保持了相同的形态和部首组合。但是和简化字的流行不同,繁体字更多地在台湾、香港以及一些海外华人社区使用。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在古代,汉字的笔画结构更为复杂,有些汉字的写法也有一定的变化。在古代,抆饰的笔画结构可能稍有差异,但整体的形态和意义基本相同。
示例句:他喜欢抆饰自己的房间,给每一物件都进行精心装饰,让房间变得更加温馨。
组词:装饰、修饰、点缀、装点等。
近义词:装饰、修饰。
反义词:破坏、毁坏。
总的来说,抆饰是一个古老的汉字,它代表着手部行为和相关的装饰。它的繁体字形同简化字,但繁体字更多地在台湾、香港等地使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但整体的形态和意义基本相同。抆饰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对物品或房间进行精心的装饰,使其更加美观和温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