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魏 崔徽伯 、 房徽叔 、 张烈 (字 徽仙 )的合称。《魏书·张烈传》:“ 张烈 字 徽仙 , 清河 东武城 人也。 高祖 赐名曰 烈 ,仍以本名为字焉……时 青州 有 崔徽伯 、 房徽叔 ,与 烈 并有令誉,时人号曰三徽。”
“三徽”是北魏时期三位名士的合称,具体指崔徽伯、房徽叔和张烈(字徽仙)。以下是详细解释:
“三徽”一词源于北魏时期,用于代指青州三位享有盛誉的人物:
据《魏书》记载,三人因“并有令誉”(均有美好声誉)而被时人并称为“三徽”,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德行与才能的推崇。
部分现代词典(如、3)将“三徽”解释为“三种标志或徽章”,可能源于对字面的现代引申,但缺乏明确历史依据,需结合语境区分。
建议进一步查阅《魏书》或权威古籍(如《北史》),获取更详实的历史记录。
三徽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是指一个事物或一个人具备三个标志或徽章。
三徽这个词的部首是彳,共有7个笔画。
三徽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离娄上》这篇文章中。在古代,徽章是一种身份标识,用来表示特定的地位或职责。因此,三徽所指的是一个人或事物拥有三个徽章,具备了明确的身份和职责。
在繁体字中,三徽的写法为「三徽」,没有其他不同的变体。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以三徽为例,古时候的写法可能是「㪐彳」或「彳㪐」,字形经过演变,逐渐演化成现代的「彳㐬」。
1. 他身上的三徽彰显着他的权威和地位。
2. 这篇文章中的三徽清晰地揭示了作者的意图。
三徽组词举例:三徽显赫、三徽齐备、三徽领导。
与三徽意思相近的词汇有:三个标志、三个徽章、三个标识。
与三徽意思相反的词汇有:没有标志、无徽章、无特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