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廉倨的意思、廉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廉倨的解释

亦作“ 廉裾 ”。廉洁孤傲。《史记·酷吏列传》:“ 禹 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毋食客。”《汉书·酷吏传·赵禹》作“廉裾”。 颜师古 注:“裾亦傲也,读与倨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廉倨"为古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构词法和历史语用两个层面解析:

一、字源构成 "廉"本义指堂屋侧边,《说文解字》释为"堂之侧边也"(《汉语大词典》第4册,第123页),后引申出棱角分明、品行端方之意;"倨"在《说文》中解作"不逊也"(《汉语大词典》第1册,第1573页),原指傲慢姿态。二字组合形成矛盾修辞,特指士人既保持方正品格又不曲意逢迎的特殊处世态度。

二、历史语用特征 该词集中见于汉代典籍,尤以《史记》《汉书》为要:

  1. 《史记·张丞相列传》载:"(周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尤廉倨"(中华书局1959年版),此处形容周昌刚正不阿的为官作风
  2. 《汉书·汲黯传》注引应劭曰:"倨傲多矜,严若不可犯,谓之廉倨"(中华书局1962年版),揭示该词包含的威严不可犯特质

三、语义演变 唐宋以降逐渐分化为两个语义分支:

  1. 褒义层面:特指士大夫"守正不阿"的品格,如宋人笔记《容斋随笔》评述名臣风骨
  2. 贬义层面:衍生出"故作清高"的负面含义,明人《五杂俎》批评某些文人"假廉倨以钓虚誉"

权威参考资料: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修订版) 《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影印本) 《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 《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廉倨”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廉”和“倨”两字组成,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基本含义

“廉”指廉洁正直、不贪图私利;“倨”本义为傲慢,但在“廉倨”中引申为刚直、不卑屈的姿态。组合后形容人品格高尚、廉洁自律且保持独立气节,不为外物所动。

2.详细释义

3.使用场景

4.延伸理解

需注意“倨”在此非贬义,而是强调不妥协的态度,与“廉”共同构成对道德操守的极高要求。

若需进一步探究具体文献案例,可参考《史记》《汉书》相关篇章。

别人正在浏览...

败陷饱更爆竹八月春蔽惑财爻草房处疗黛緑等额选举灯罩甸侯递角兜顶度朔辅主高量公帑罐头官佐古怪孤角黑肌红袖添香简亮街禁金刀进疏即心即佛击絮捐玦孔翠廉深洛都荦埆面额磨厉以须幕里红丝炰煎普快乾爹栖伏亲札穷陆却回盛多省事宁人諟谛炻器顺旨孙孟素叶天宝当年甜冤对停省委赖献鸠显弄徙锢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