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漆椀的意思、漆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漆椀的解释

涂上漆的木碗。 明 刘基 《题富好礼所畜村乐图》诗:“山花野草插巾帽,竹筯漆椀兼甆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漆椀"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感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形结构与器物文化两个维度解析:

一、字形结构解析

  1. "漆"指天然树脂涂料,源自漆树汁液,《说文解字》释为"木汁,可以䰍物"。该工艺早见于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朱漆木碗,距今约7000年。
  2. "椀"为"碗"的异体字,《玉篇·木部》注:"椀,与盌同,饮食器也",特指敞口、深腹的食器形制。

二、器物文化特征 漆椀属于中国古代漆器中的饮食器具,其制作需经裱麻、刮灰、髹漆等18道工序,以《髹饰录》记载的"黑髹朱里"工艺最典型。西汉桓宽《盐铁论》载"一文杯得铜杯十",印证漆椀在汉代贵族生活中的珍贵地位。

三、历史演变 考古发现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云纹漆椀,证明其形制多为木胎,口径约15-20厘米,外壁髹黑漆,内壁施朱漆。唐代白居易《春寒》中"酥暖薤白酒,乳和地黄粥。岂惟厌馋口,亦可调病腹。欲慵须懒裹,头垢勤楷沐"诗句,佐证漆椀在日常饮食与药膳中的应用场景。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1963. 顾野王. 玉篇.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4. 湖南省博物馆. 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报告. 文物出版社, 1980. 白居易. 白氏长庆集·卷十一. 文学古籍刊行社, 1955.

网络扩展解释

“漆椀”是一个汉语词汇,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漆椀(拼音:qīwǎn,注音:ㄑ一ㄨㄢˇ)指涂上漆的木碗。其中“漆”指涂抹的漆料,“椀”是“碗”的异体字,特指木制容器。

二、引证与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明代刘基的《题富好礼所畜村乐图》诗中:

“山花野草插巾帽,竹筯漆椀兼甆甌。”
此处通过“漆椀”与竹筷、瓷瓯等器物并列,描绘了田园生活的质朴场景。

三、相关延伸

  1. 材质与工艺:漆椀是传统漆器的一种,通过在木碗表面涂漆,既防水又增加美观性,常见于古代日常生活或文人雅趣的描写中。
  2. 文学意象:诗中“漆椀”多用于表现自然、简朴的意境,与瓷器的精致形成对比,凸显返璞归真的审美。

四、其他关联词汇

若需进一步了解漆器的历史或诗词中的具体用法,可参考古籍或艺术类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百日青八十千便辞巧说避凶趋吉曹公大尝黕黑倒灶鼎趾敦如髶髮防丧梵门风车隔句冠蝉国殇撼膝翰音红袖添香互市郎剪辟皦然交萦佳醖饥僝斤石渴雨陵阪灵坐柳颦梅笑缦缯髦马昧机摩肩接毂弄圆裴满披草平板潜水衣迁坐齐奋请退湫阨齐竽上智下愚沈牛使力实症帅道蕣颜四出私通塔夫绸太原填阬满谷五官郎下浣鲜衣美食贤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