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貌。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孙绰<杂述>》:“冏冏秋月明,凭轩咏 尧 老 。”《魏书·术艺传·张渊》:“三台皦皦以双列,皇座冏冏以垂暉。”原注:“皦皦、冏冏,皆星光明之貌也。”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六:“虫鸣室幽幽,月吐窗冏冏。” 清 曹寅 《金缕曲·七月既望与梦庵西窗步月口占述怀》词:“起护簷牙双白朵,弹指西窗冏冏夜半也。”
“冏冏”是一个汉语叠词,读音为jiǒng jiǒng,其核心含义是形容光明、明亮的样子。以下为详细解析:
基本词义
“冏冏”源自“冏”的本义,表示光明、明亮。古代文献中常用来形容月光、星光等明亮的状态,例如南朝江淹的“冏冏秋月明”,以及唐代韩愈诗中“月吐窗冏冏”的描写。
构词特点
应用与文献例证
与现代用法的区别
需注意,“冏”在现代网络文化中衍生出“窘迫、尴尬”的戏谑含义(如“囧”字表情),但这一用法与“冏冏”的传统词义无直接关联。
总结
“冏冏”是古汉语中形容光明的叠词,多见于诗文,强调明亮、通透的意象。现代使用时需注意区分其传统含义与网络戏谑用法。
《冏冏》是一个形容词,常常用来形容人的表情或态度呆板、木讷、无聊、缺乏激情等。这个词通常用于贬义,暗示一个人缺乏活力和魅力。
《冏冏》这个字由两个部首组成:冏和冏。冏的拼音是jǐong,它的意思是光亮、明亮;是汉字中的一个很常见的部首。冏的部首冫,是“冷”的意思,冏的音是jiǔnǎn。“冏”这个字总共含有七个笔画。
《冏冏》是汉字,起源于中国的古代汉字。目前来看,该字尚无繁体形式,只有简体形式。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差异。据我所知,没有关于《冏冏》这个字古时候的写法的具体记录,因此无法确定其古代的写法。不过,根据汉字演变的规律,可以推测它的形状可能与现在的写法有所不同。
1. 他整天冏冏地坐在那里,一点都不积极参与讨论。
2. 她面无表情地冏冏地走过大街,看起来很无聊。
3. 孩子们对于这项活动没有任何兴趣,他们现在都开始冏冏了。
冏冏的相关词语有:冷冷、闷闷、得意忘形、无趣、懒散等。
与冏冏意思相近的词语有:乏味、生硬、呆板、死板、枯燥等。
与冏冏意思相反的词语有:活力、兴奋、热情、激情、生动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