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戎秩的意思、戎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戎秩的解释

武职。《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还居近侍,兼饗戎秩。” 吕延济 注:“戎秩,谓武职也。” 唐 李德裕 《<异域归忠传>序》:“制授 嗢没斯 特进检校工部尚书左金吾卫大将军同正封 怀化郡王 ,其酋徧加戎秩,赐之金紫。”《旧唐书·田承嗣传》:“ 田承嗣 出自行间,策名边戍,早参戎秩,効用无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戎秩是汉语中特指古代武官官职等级体系的专有名词,由“戎”与“秩”二字复合构成。据《汉语大词典》记载,“戎”本义为兵器、军事,后引申为与军队相关的职务(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秩”原指官吏的俸禄或品级,如《说文解字》释“秩”为“积也”,段玉裁注“凡吏禄皆曰秩”(来源:汉典网)。两字结合后,“戎秩”特指武官在官僚系统中的职位等级,常见于隋唐至明清的文献中。

从制度沿革看,戎秩制度在唐代趋于完善。例如《新唐书·职官志》记载,唐代武官分为“十二卫大将军”“诸府折冲都尉”等戎秩(来源:国学大师网)。宋代《武经总要》进一步将戎秩与兵种职能结合,例如“兵马都监”“统制使”等职级(来源: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清代《皇朝文献通考》中,“戎秩”涵盖八旗武官与绿营将领的九品十八级体系(来源:书格网)。

该词在古籍中的典型用例可见于《资治通鉴》:“(唐高宗)诏以裴行俭为金牙道行军大总管,戎秩视三品。”(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此例表明戎秩与文官品级存在对应关系,体现了古代文武分途的官僚制度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戎秩”是古代汉语中的专有名词,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个文献来源综合解释如下:

一、词义解释

“戎秩”指武职,即与军事相关的官职或职位,多用于古代文献中描述武将、边戍将领的职务。其中:

二、文献例证

  1. 唐代李德裕《异域归忠传序》记载,边疆部族首领因功被授予“戎秩”,如“其酋遍加戎秩,赐之金紫”。
  2. 《旧唐书·田承嗣传》提到田承嗣“早参戎秩”,即早年便担任武职。
  3. 南朝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中“还居近侍,兼飨戎秩”,指安陆昭王既任近臣又兼领武职。

三、用法特点

四、总结

“戎秩”是古代对武官职务的统称,强调军事职能与官职等级的结合,多见于唐代及南北朝时期的文献。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人物或历史背景,可查阅《旧唐书》《文选》等原始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保护接地宝钻不怀好意不着情策进长短术觕胪德寿返勾房牙子風聽分色否去泰来芣苡根茇规规默默瞽师华氏温度计户长彟矩酱幕斗践极惊采絶艳拘责坑子空言虚语枯僧涝疏旱溉莲船量移连门沦陷区马韩樠木缅远弥龙末迹鴾毋南蕃欧歌棚民裒类漆姑清浰齐速渠疎僧庵蛇蜒顺养四言诗岁漕唐昌观铁牛畏天知命县庭宪宪虓噉下视谐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