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国家公园的意思、国家公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国家公园的解释


国家为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的原始状态,为进行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同时供公众参观旅游而划出的大面积场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国家公园是以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兼具科研、教育、游憩功能的特殊保护区。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其定义为"由国家划定并管理,以保护典型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文化遗产为目的的区域"。该概念包含三个核心要素:

  1. 自然属性

    需具备完整生态链与地质景观,例如三江源国家公园保存了高原湿地和雪豹等濒危物种栖息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3年生态保护白皮书)。

  2. 保护机制

    实行分区管控,核心区禁止开发活动,缓冲区允许有限科研,游憩区提供生态体验(《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

  3. 公益功能

    区别于旅游景区,国家公园强调全民公益性。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访客教育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其开展的自然科普活动覆盖超200万人次(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报告)。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国家公园列为Ⅱ类保护区,要求面积不小于1000公顷且具备完整管理机构(IUCN保护区分类标准v3.0)。目前我国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均符合这一国际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国家公园是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核心目标,同时兼顾科研、教育及合理利用的自然保护区域。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起源

  1. 基本概念
    国家公园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旨在保护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强调自然资源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其范围涵盖陆域或海域,具有全球价值和国家象征意义。

  2. 历史起源
    概念最早由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林于1832年提出,主张通过政府保护政策设立大面积原生自然区域。1872年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成为全球首个实践案例。

二、核心特征

  1. 生态重要性
    保护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景观最独特、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

  2. 管理边界
    具有明确的地理边界,强调生态过程完整性和大范围保护。

三、功能与意义

  1. 多重目标
    兼具生态保护、科学研究、环境教育及公众游憩功能。例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指出其需提供与自然环境相融的科普与休闲机会。

  2. 全民共享性
    不同于严格封闭的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强调“全民共享、世代传承”,是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精华部分。

四、中国实践

我国现有国家公园如三江源、大熊猫国家公园等,台湾地区则有太鲁阁、玉山等案例。这些区域通过整合原有自然保护地,实现更高效管理。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国家公园的分布与特色,可参考政府发布的《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

别人正在浏览...

白牒褒贬被加数表座兵油子璧品鄙人巢笙持循丑质啖龁导向订诺独幕剧恶梦蕃炽访采飞忙附骥蝇感德革号刮打嘴归仁贵侠还琴薅草诃谯戒晨洁郎金奔巴瓶距破科令刻汁枯涸老书流鸎尨乱滂沲洽畅弃过图新茕弱秋原曲蟺潵骨池唼腊虫渗渍朔雁饲养员摊饭汤锅痛酷通谈微没五括纤阿象剑销解谢郭斜线菥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