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握篆的意思、握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握篆的解释

掌官印。印章皆用篆文,故云。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禁卫·锦衣官考军政》:“今忽从南司登大堂晋一品,需次握篆,盖近日新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副将军某,负貲入都,将图握篆,苦无阶。”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握篆”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与古代官职及印章使用相关,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指掌握官印或担任官职。古代官印多用篆文雕刻,因此“篆”代指官印,“握篆”即执掌印信、行使职权()。

二、详细解析

  1. 词源背景
    源自中国古代官制,印章(尤其是官方印章)普遍采用篆书字体雕刻,故以“篆”代指官印()。

  2. 古籍例证

    • 明代《野获编》提到“需次握篆”,指官员等待正式任职掌印()。
    • 清代《聊斋志异·局诈》中“将图握篆”描述某人试图谋取官职()。
  3. 引申含义
    部分语境中可引申为精通篆刻或书法技艺,但此用法较少见()。

三、相关用法

四、权威性说明

综合多个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词典)及古籍引用,该词主要与官职相关,书法相关的解释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网络扩展解释二

握篆

握篆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其中“握”的部首是手,共12画;“篆”的部首是竹,共15画。

“握篆”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国,它指的是以盖印的方式刻写篆书。篆书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字体,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

在繁体中文中,“握篆”的写法与简体中文相同。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字形相对更加复杂和繁琐,需要花费更多的笔画来表达一个字的含义。

这个词在句子中的用法可以举一个例子:“他用力握篆,将自己的名字刻在印章上。”这个句子表达了一个人刻写篆书的动作。

组词方面,与“握篆”相关的词语有:篆刻、篆书、篆帖等。这些词语都与篆书和刻写篆文有关。

与“握篆”意思相近的词语有:用印、印章,它们都指的是使用印章进行盖印的动作。

与“握篆”意思相反的词语没有明确的对应词,但可以使用不盖印、不刻写等词语来表示相反意思。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