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命于天之吉梦。语本《太平御览》卷三九七引《周书》:“ 文王 去 商 在 程 ,正月既生魄, 太姒 梦见 商 之庭产棘,小子 发 取 周 庭之梓,树於闕閒,化为松柏棫柞。寤惊,以告 文王 。王及 太子发 并拜,吉梦;受 商 之大命於皇天上帝。”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戴记》显游观之言,《周史》书树闕之梦。”
“树阙梦”是一个源自古代文献的典故性词语,其含义和背景可结合历史记载解析如下:
“树阙梦”指代受命于天的吉兆之梦。该词源于周文王时期的一个传说,被视为周朝取代商朝的天命象征。
故事载于《太平御览》卷三九七引《周书》:
南朝梁陆倕在《石阙铭》中化用此典,以“树阙之梦”暗喻帝王受命于天的正统性。该典故成为后世文献中王朝更替或政权合法化的典型意象。
“树阙梦”不仅是历史事件的记录,更承载了古代政治哲学中的天命观。其核心在于通过自然意象(树木、梦境)隐喻政权兴衰,强调“天命所归”的合法性依据。
词语解释:
《树阙梦》是一个典故,用来形容虚幻的景象或不切实际的梦境。
拆分部首和笔画:
树(木头部,4画)+ 阙(门部,17画)+梦(木头部,11画)
来源:
《树阙梦》的典故出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红楼梦》。在小说中,贾宝玉做梦见一片花海中有一座精美的阙楼,楼内的树木繁茂,富丽堂皇,给人一种虚幻而美丽的感觉。这个场景象征着贾宝玉幻想中理想的国家和生活。
繁体:
樹闕夢
古时候汉字写法:
数(木头部,12画)+ 阙(门部,14画)+梦(木头部,11画)
例句:
他总是沉浸在树阙梦中,对现实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
组词:
园林树阙、梦想国度
近义词:
搂阙班、矗立门楣、虚幻景象
反义词:
实境生活、现实景象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