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麯米”。1.做酒的米。《宋史·何蒙传》:“ 蒙 假民器,贷邻郡麴米为酒,既而课增倍。”《元史·世祖纪十二》:“置醴源仓,分太仓之麴米药物隶焉。”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作诗譬如 江 南诸郡造酒,皆以麯米为料。”
2.“ 麴米春 ”的省称。 宋 黄庭坚 《和答孙不愚见赠》:“诗比 淮南 似 小山 ,酒名麴米出 云安 。” 明 冯惟敏 《傍妆台·此景亭雨酌》曲之二:“儿童莫笑 山翁 醉,麴米能消 杜甫 愁。”
3.泛指酒。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时逢长夏,节届端阳,愿开麯米之尊,聊寄菖蒲之赏。”参见“ 麴米春 ”。
“麴米”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基本含义
指事物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
使用场景
多用于形容人际关系或合作中“互补共生”的状态,例如:“他们的合作如麴米,缺一不可。”
酿酒原料
指用于酿酒的米或酒曲,如《宋史》记载“贷邻郡麴米为酒”,说明其作为酿酒基础原料的功能。
代指酒类
在文学中常作为酒的代称。例如:
关联词汇
衍生词“麴米春”是酒的别称,亦用于描绘春日生机(如“麴米春景”)。
“麴”字本义为酿酒用的曲(酒母),后引申为姓氏。两者结合时,“麴米”既可实指酿酒材料,也可虚化为依存关系的象征。
麴米是指经过糖化发酵后的米饭,常用于制作酒类和发酵食品。它具有特殊的风味和香气,是许多传统美食的重要原料之一。
麴米的部首是酉,拆分成酉(丨)和米(米)。酉部表示与酒有关,而米部则表示与谷物相关。
麴米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中,形声字,属于典型的古代汉字。
麴米的繁体字是麴米。
在古时候,麴米的写法多种多样。例如,在金文中,麴字由两个酉字组成。
麴米的组词有:酒麴、酒麴菌、麴菌。
麴米的近义词有:糯米、酒曲。
麴米的反义词可以是未发酵的米饭。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