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披视的意思、披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披视的解释

拨开来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吏白:‘有蝇聚头所。’ 遵 令披视,得铁锥贯顶。考问,以淫杀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披视,汉语复合动词,由“披”和“视”两个语素构成。《汉语大词典》将其解释为“分开察看”,强调通过拨开遮挡物进行观察的动作。该词源自古汉语用法,《说文解字》中“披”本义为“从旁持”,引申为分开、展开之意;“视”则为观察、审察,二者结合构成具象化的观察行为。

在具体使用中,“披视”多用于文献典籍或专业领域,如《宋史·艺文志》载“披视典章”,指详细查阅典籍制度。现代汉语中多保留其书面语特征,常见于学术著作或公文写作,例如“披视档案”“披视古籍”等表达。

需要注意的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未单独收录该词条,表明其使用频率已趋边缘化,属于保留在特定语域的历史词汇。但在训诂学、文献学领域仍具专业价值,如中华书局《古籍整理术语汇释》将其列为专业操作术语。

网络扩展解释

“披视”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释

披视(拼音:pī shì)指“拨开来看”。该词由“披”(拨开)和“视”(查看)组合而成,强调通过拨开遮挡物以观察内部的动作。


二、出处与例证

最早见于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卷十一:

“吏白:‘有蝇聚头所。’遵令披视,得铁锥贯顶。考问,以淫杀夫。”
(译:官吏报告死者头部有苍蝇聚集,官员命人拨开查看,发现铁锥贯穿头顶,最终审问出凶手为通奸杀夫者。)

此例中,“披视”用于描述案件调查时拨开遮挡物寻找证据的过程。


三、字义分解

  1. 披:
    • 覆盖或搭在肩背(如披衣);
    • 打开、散开(如披卷、披荆斩棘);
    • 物体裂开(如竹竿披了)。
  2. 视:
    • 看(如视线、注视);
    • 看待(如轻视、一视同仁)。

四、使用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搜神记》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聱齖白脯白蒲毕弋哺餟参合成诵陈家巷抽秘骋妍出货捶床篡煞村部凋刓吊瘾第二代电子计算机底极遁匿夺席凡医肥盛風流韻事格诗官利骨梗汗粒鸿策后法花苞圜盖兼寸兼道建漆缴销夹疑近畿旷任良姻撩惹鳞集流食毛锥面牲目不暇给迫不及待魄散魂飘青灯让口人蓡撒谎丧奠省决沈暝诗衢属椑送粥潼函僞孔传蚊阵握两手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