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屯据的意思、屯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屯据的解释

驻扎据守。《后汉书·冯衍传》:“方今为将军计,莫若屯据大都,镇抚吏士。”《旧唐书·冯盎传》:“时有贼数万屯据险要,不可攻逼。”《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年》:“今人不聊生,咸思报国,竞相结据,屯据乡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屯据(tún jù)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色彩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屯兵据守”,即通过驻扎军队的方式占据并控制某一区域。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述军事行动或地方势力的割据行为。

从词义构成分析:

  1. “屯” 本义为聚集、储存,引申为军队驻扎。《说文解字》释:“屯,难也。象艸木之初生,屯然而难。”后特指军事驻防,如《史记·傅靳蒯成列传》载“屯荥阳”即军队驻扎荥阳。
  2. “据” 意为占据、依靠,《玉篇》注:“据,依也”,强调对地理或战略要地的控制权。

典型用例可见于《后汉书·刘玄传》:“王匡、王凤、马武等,将其众归南阳,号曰‘新市兵’,皆自称将军,屯据数县。”此句描述农民起义军占据县域建立据点的历史事件。近现代文献如《清史稿》亦载:“吴三桂屯据云南,蓄异志。”

该词的近义词包括“屯驻”“割据”,反义词则为“撤防”“弃守”。在语义演变中,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多出现于历史研究或文学创作场景,例如研究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论文常引用“屯据”描述地方武装势力分布状态。

(参考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汉语大词典》网络版)

网络扩展解释

“屯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驻扎据守,主要用于军事语境。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二、古籍例证

  1. 《后汉书·冯衍传》:
    “方今为将军计,莫若屯据大都,镇抚吏士。”
    (意为:建议将军驻扎于重要城池,安抚士兵)
  2. 《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年》:
    “今人不聊生,咸思报国,竞相结据,屯据乡村。”
    (描述民众自发组织,占据乡村以抵抗)

三、字义拆解


四、现代引申与争议

部分非权威资料(如)提到“屯据”可扩展至政治或经济领域的控制,甚至带有负面色彩(如垄断、权力争夺)。但此类用法缺乏古籍或权威词典支持,可能为现代语境下的引申,需结合具体上下文判断。


“屯据”是典型的军事术语,强调通过驻扎实现据守。若需进一步了解其古籍用例,可参考《后汉书》《资治通鉴》等文献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百鍊刀被服悖时卑侮边堠辩捷播耕残壶餐食缠账磢石打笔套单打淡约达情得失在人逢门氛焰福品膏唇贩舌跟蹠鬼钱红霞米见话减轻焦煳煳郊闉金鸡独立金条就地坎德克易硠磕冷翠两税户鸾咽鹤唳漫胡缨霿淆木茹女大当嫁拍案叫绝徘徊舆破腹求皇榷易院宂剧三考吏缮守深文附会霜际霜情曙体探观止矣探骊得珠逃奔梯山航海投瓜无里详析小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