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屈身的意思、屈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屈身的解释

(1).降低身份;委屈自身。《史记·乐毅列传》:“ 燕国 小,辟远,力不能制,於是屈身下士,先礼 郭隗 以招贤者。” 宋 秦观 《王俭论》:“ 宋 初受命, 陶潜 自以祖 侃晋 世宰辅,耻復屈身,投劾而归,躬耕於 潯阳 之野。”《三国演义》第十五回:“ 玄德 曰:‘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

(2).弯腰(行礼)。《金6*6*梅词话》第三回:“这 ********* 连忙向前,屈身道唱诺。”《前汉演义》第二六回:“﹝ 英布 ﹞只得向前通名,屈身行礼。”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屈身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屈身”一词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1. 降低身份或委屈自身
    指为了某种目的主动放低姿态、牺牲个人尊严或地位。例如《史记·乐毅列传》记载燕昭王“屈身下士,先礼郭隗以招贤者”, 即通过降低身份招揽人才。现代用法如“屈身应聘基层岗位”, 表示委屈自身接受较低职位。

  2. 弯腰行礼的动作
    指身体前倾以示恭敬,常见于古典文学作品。例如《金瓶梅》第三回描述“西门庆屈身道唱诺”, 展现行礼姿态;《前汉演义》中英布“屈身行礼”也属此类用法。

补充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二

屈身

屈身是一个汉语词汇,形容人们弯曲身体,使身体前倾的动作或姿态。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首字母部首)和⼯(右边的部首)。屈身的笔画数量为11画。

屈身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是由于人们在礼节、仪式或尊敬他人时常常弯腰屈体所演变出来的。古代的书法中的‘屈’字写法与现代不同,写为“⿰辶示”。而‘身’字的写法与现代基本保持一致。

在繁体字中,屈身的写法基本保持不变,只是将‘⼪’字替换为繁体的‘⺆’字。写作繁体字时,屈身是“彎身”。

古代汉字的写法有一些差异。在古时候,屈身的写法为“曲身”,形状与现代稍微有所区别,但整体上仍可以辨认出来。

屈身在句子中的使用:

1. 在中国传统礼仪中,小辈需要向长辈屈身行礼。

2. 长时间保持屈身的姿势会对脊椎造成压力。

屈身的一些组词包括:屈服、屈从、屈曲。

与屈身意思相近的词有:弯腰、鞠躬。

与屈身意思相反的词有:挺直、仰立。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