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束草的意思、束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束草的解释

草把。《三国演义》第四六回:“ 鲁肃 私自拨轻快船二十隻,各船三十餘人,并布幔、束草等物,尽皆齐备,候 孔明 调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束草"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汉语词汇,在《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辞书中均有收录,其核心释义可归纳为以下三个层面:

一、基本释义 从构词法分析,"束"指捆扎、收拢,"草"指草本植物,组合后本义指将散乱的草料捆扎成束。《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成捆的草料",这种用法常见于古代农事记载,如《齐民要术》中"束草饲马"的记载,反映古代畜牧业基础劳作方式。

二、引申义项 在文学语境中,"束草"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指出该词可引申为"微薄之礼",如明代《警世通言》中"聊赠束草表寸心"的用法,体现古人以自然物象表达谦逊态度的语言特色。《中华传统文化辞典》还收录其作为"简易丧具"的特殊用法,见于《礼记》"束草为刍灵"的丧葬礼仪记载。

三、专名指代 在地理学范畴,《世界地名译名词典》确认"束草"是韩国江原道滨海城市的汉字标准译名。该地因海岸线形似捆扎的草束得名,现为知名旅游城市,此用法需通过语境与原始词义作区分。

网络扩展解释

“束草”一词有两种不同含义,需根据语境区分:

一、汉语词汇解释(shù cǎo)

  1. 基本释义
    指捆扎成束的草,常见于古代军事或生活场景。如《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记载,诸葛亮草船借箭时使用了布幔、束草等物。

  2. 字义分解

    • 束:捆绑、聚集(如“约束”“花束”);
    • 草:草本植物,此处指干燥后捆扎的草料。
  3. 应用示例
    如军事伪装(扎草人迷惑敌军)、船只填充物(增加浮力或掩护)等。


二、韩国城市名称(속초/Sokcho)

  1. 地理位置
    位于韩国江原道东北部,东临日本海,背靠雪岳山,以山水、温泉资源著称。

  2. 历史背景
    朝鲜战争后,大量来自朝鲜的难民在此定居,城市名源于当地野草“木贼”(Soksae)。

  3. 旅游特色
    作为雪岳山登山入口,拥有花津浦、松池湖等景点,兼具渔港和铁矿运输功能。


别人正在浏览...

巴伦支海扳缘不求闻达茶毘齿杖棰殴打甏达道邸园法门寺佛幡干戚槁梅诟谇股份公司黄石公煌荧黄钟毁弃积怠记年金张许史旧都钧驷老悖棱森连陌了却离经畔道娄罗鸾旗车门边框名菜那里年例逆溯偏照飘姚蠯醢潜跃倾悦亲誉求教散会涩重上宾山梁世氏水肺术路书语肆恶蕵芜汤碗陶长同醉瓦沟望舒罔效我行我素五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