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望苑的意思、望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望苑的解释

即 博望苑 。 汉武帝 为 戾太子 立,使交接宾客之处。故址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事见《汉书·戾太子刘据传》《三辅黄图·苑囿》。 南朝 梁 庾肩吾 《咏桂树》:“新丛入 望苑 ,旧榦别层城。”后多借指太子之宫。 唐 杜甫 《寄李十四员外布十二韵》:“名参 汉 望苑 ,职述 景 题舆。” 仇兆鳌 注:“《汉书》: 戾太子 冠, 武帝 为立 博望苑 ,使通宾客。 唐 制,司议郎,东宫官属,故用之。”《旧唐书·文苑传上·徐齐聃》:“今乃使氊裘之子,解辫而侍春闈; 冒顿 之苗,削袵而陪 望苑 。” 宋 王禹偁 《送淳于中舍悬车侍养》诗:“ 望苑 官清谐侍养,督邮名贱耻徒劳。”参见“ 博望苑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望苑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古代太子居住的宫苑,常作为东宫(太子居所)的代称。以下从词典释义、语源、用法及文化背景进行详细说明:


一、词典释义

  1. 基本含义

    指帝王为太子所建的园林或宫苑,后引申为东宫(太子居所)的别称。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例:"望苑"即"博望苑",汉武帝为太子刘据所建,后泛指太子居所。

  2. 构词解析

    • 望:取"博望"之意,象征太子需博闻广识、胸怀天下。
    • 苑:指皇家园林,引申为宫廷禁地。

      来源:《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


二、历史语源与典故

  1. 起源

    典出西汉"博望苑"(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为培养太子刘据的政治才能,特建此苑供其结交宾客、研讨学术,成为最早的太子教育机构之一。

    来源:《汉书·武帝纪》,中华书局点校本。

    《汉书》载:"及冠就宫,上为立博望苑,使通宾客。"

  2. 文学化用

    唐代后,"望苑"成为诗文中的固定意象,如:

    • 白居易《寄杨六》:"青宫官冷静,赤县事繁剧;望苑三千日,台阶十五年。"
    • 李商隐《少将》:"族亚齐安陆,风高汉武威……望苑恩深期入梦,梁园客少正忆归。"

      来源:《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


三、文化内涵

  1. 政治象征

    代表储君的教育与权力过渡空间,体现古代"太子监国"制度中培养继承人的政治智慧。

    来源: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建筑功能

    此类宫苑兼具学术研讨、接见宾客、议政实践等功能,是太子参与政治预备的场所。

    来源: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四、现代使用场景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罕用,主要出现于:

  1. 历史研究:如东宫制度、汉代园林文化等学术领域。
  2. 文学创作:用于怀古诗词或历史题材作品,增强文化厚重感。
  3. 地名遗存:个别地区保留"望苑"相关地名(如陕西汉中博望镇),但与原意无直接关联。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2.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
  3. 班固《汉书·武帝纪》,中华书局点校本。
  4. 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
  5.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6. 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网络扩展解释

“望苑”是汉语中的一个历史词汇,其核心含义与汉代宫苑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1. 起源与功能
    望苑即“博望苑”,是汉武帝刘彻为太子刘据(即戾太子)所建的宫苑,主要用于太子结交宾客、培养政治势力。该苑始建于太子成年之际,体现了汉代对储君教育的重视。

  2. 地理位置
    其故址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属于汉代长安城的皇家园林建筑群之一()。

  3. 文学与历史引用
    后世的文学作品中常以“望苑”代指太子之宫。例如南朝梁庾肩吾《咏桂树》中“新丛入望苑,旧榦别层城”,以及唐代杜甫《寄李十四员外布十二韵》中“名参汉望苑”,均引此典故()。

  4. 词义演变
    随着时间推移,“望苑”从特指博望苑,逐渐演变为泛指太子居所或东宫相关场所()。

需注意,部分非权威网页(如)将其解释为“远离纷扰的宁静心境”,属于误用或引申义,与历史原意无关。

别人正在浏览...

爱鸟周媪神八达岭裁军彩头长江后浪催前浪尘刹冲龄冲孺道德教育耳旁风搤杀方里访覃肥辞概问赶程绠绁狗苟蝇营关陕管他轨尘寒机寒廉践妖矫世厉俗加诸解贡解亭箕舌机遇括籴料事如神令公香米线内资撚巴涅幰蚍蜉堞諐諐勤毖清瑟铨序人伙三帀生憎渗合仕朝诗函祀竈日岁赂叹咤同揆突盗托植外难王国亡马文献乡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