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束币的意思、束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束币的解釋

即束帛。 明 何景明 《祭李默庵先生文》:“乃束币、為文、附其使,還告于公之靈。”參見“ 束帛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束币”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歸納如下:

一、基本釋義

“束币”即“束帛”,指将絲織品(帛)捆紮成束,作為古代禮儀中的貴重禮物。該詞多見于明代文獻,如《祭李默庵先生文》中記載:“乃束币、為文、附其使,還告于公之靈”。

二、詞義解析

    • 本義為捆綁,引申為量詞(如一束鮮花)、約束(如拘束)等。
    • 在“束币”中作動詞,表示捆紮的動作。
    • 古代指用作禮物的絲織品(帛),後衍生為貨币含義。
    • 此處取原始義,指代“帛”。

三、曆史背景

“束帛”是周代以來的禮儀制度,五匹帛為一束,常用于祭祀、聘問等場合。明代沿用此制,故文獻中可見“束币”的記載。

四、現代應用

該詞現已罕用,主要見于古籍或曆史研究領域。如需進一步考證,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等權威工具書。

注意:以上解釋綜合了多個來源,但因搜索結果權威性較低,建議結合專業文獻交叉驗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束币》的意思

《束币》是一個漢語詞彙,表示将貨币用束等形式捆綁起來的行為或物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束币》這個詞由“⺮”(竹子)這個部首和“币”這個單獨的筆畫組成。

來源

《束币》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清朝光緒年間的文獻中,用于描述當時的貨币管理制度。

繁體

《束币》的繁體字為「束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束”有時候會寫作“束”,而“币”在古代有多種不同的寫法,如“幣”、“錢”等。

例句

1. 官府束币将一千兩黃金封存在保險庫中。

2. 他用繩子把大堆紙币束成一個個小捆。

組詞

束摸(抓捕)、束縛(限制)、束手無策(沒有辦法)、束之高閣(放在高處不用)、束之水行舟(被迫接受現狀)等。

近義詞

捆綁、綁紮、捆紮、捆綁等。

反義詞

解綁、解散、松散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